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國務院印發最新規劃!事關鄉村全面振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1-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建筑時報
核心提示: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要求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進農民福祉。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要求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進農民福祉。



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統籌優化城鄉發展布局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優化農業、生態和城鎮空間。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等主要控制線,科學編制實施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強化耕地保護,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等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省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有序恢復耕地,逐步補足耕地保護任務缺口。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機制,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種植基本農作物管理體系,繪制全國耕地種植用途“一張圖”。優化鄉村功能和空間布局,充分發揮鄉村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傳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加強以“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產品主產區建設,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筑牢“三區四帶”生態安全屏障。保留鄉村景觀特色,賡續農耕文明。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完善“人地錢掛鉤”政策,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依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探索建立自愿有償退出的辦法。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規范有序向鄉村流動。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一體推進城鎮和鄉村規劃、建設和治理,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中西部農產品主產區縣城建設。把鄉鎮建成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推動縣域產業協同發展,以現代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基礎,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發揮各類產業園區帶動作用,引導縣域產業集聚發展。


分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細化村莊分類標準,科學確定發展目標。集聚提升類村莊重點強化產業發展,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城郊融合類村莊重點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特色保護類村莊重點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搬遷撤并類村莊有序實施搬遷撤并,解決好民生保障、就業增收和生態保護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判斷的村莊,留足觀察和論證時間,重點保障基本民生需要。


銜接推進脫貧地區全面振興


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抓好防止返貧監測,落實幫扶措施,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加快補齊脫貧地區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優先布局產業發展所需配套設施。推進脫貧地區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幫扶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消費幫扶,完善脫貧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和分享收益機制。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推進攜手促振興行動,鼓勵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到脫貧地區共興產業。推動幫扶政策體系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轉換。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對有勞動能力的人口,落實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對缺乏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完善相關社會救助政策。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縣域振興發展的支持力度,創新幫扶協作機制。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進農民福祉


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提高路網通達水平,加快農村公路骨干路網提檔升級和基礎網絡延伸連通,深化推進“四好農村路”、城鄉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強化供水安全保障,因地制宜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發展,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加強中小型水源保障工程建設,實施水質提升行動。優化能源供給,鞏固提升農村電網,發展清潔能源。提升農房質量安全水平,持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推動現代宜居農房建設。


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因地制宜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引導農民開展戶內改廁,完善農村廁所建設管理制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分類開展生活污水治理,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批次推進實施,基本消除較大面積黑臭水體。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推進源頭分類減量、就地就近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完善收運處置,提升有毒有害垃圾處置能力。提升村容村貌,開展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和村莊清潔行動。


穩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優化縣域教育布局,改善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建設城鄉學校共同體,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應對重大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保障,開展老年和婦幼健康、優生優育服務,因地制宜建設公共健身設施。完善基礎民生保障,健全養老服務網絡,根據各地情況和農民實際需求,推進敬老院等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提質增效,積極發展互助養老,堅決不搞“一刀切”。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做好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關心關愛服務,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完善農村社區服務設施


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安排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改善服務條件;盤活利用閑置設施用于社區服務,有序推動現有設施“一室多用”。提升農村社區服務設施效能,鼓勵群團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參與建設管理和提供服務。


加快數字鄉村建設


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構建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加快管理服務數字化,推進“互聯網+”、“智慧廣電+”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加強鄉村教育、醫療、文化數字化建設。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


優化鄉村規劃建設


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優先建設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項目,引導農民參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嚴禁違背農民意愿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各類已建設施,嚴禁使用財政資金建設景觀項目。開展鄉村建設評價。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管護機制,建立工程建設與管護機制同步落實制度,編制管護責任清單,合理分擔管護成本,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鄉一體化管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峡江县| 东乌| 石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花莲县| 白玉县| 奉节县| 临朐县| 昌图县| 从化市| 乌兰浩特市| 鹿邑县| 韶关市| 揭东县| 左贡县| 涿州市| 泽州县| 长春市| 二连浩特市| 民乐县| 焦作市| 宝丰县| 凤凰县| 浏阳市| 双峰县| 松阳县| 界首市| 和顺县| 巍山| 澄迈县| 临潭县| 平遥县| 宝兴县| 虞城县| 商洛市| 文山县| 莆田市| 石泉县| 都昌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