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當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時,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這就給鐵路建設帶來了難得機遇。內蒙古適時抓住這一機遇,掀起新一輪鐵路建設熱潮。
43個鐵路項目全面展開,施工總里程將達到8247公里
5月24日,集通(集團)公司錫烏鐵路(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項目西烏旗車站施工現場機聲隆隆,近百名建筑工人綁著安全帶、戴著防風鏡在吊機的配合下修筑防水涵洞,涵洞旁邊的混凝土攪拌機也在不停地轉著……整個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從3月15日起,錫烏鐵路就全面開工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二標段的建設進度是每日完成500萬元的投資。”錫烏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新民指著作業現場對記者說。
“我兒子將來就叫郭錫烏”。剛結婚幾天就把妻子留在安徽老家的中鐵四局錫烏指揮部的郭晶幽默地說。由于錫林浩特冬季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一年中有效施工期不到7個月。所以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各標段都在風雨無阻地趕工期。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新開工20個鐵路建設項目,續建和收尾項目23個。這些項目總投資1195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00億元,全年施工總里程將達8247公里。
在新開工項目中,東部區有扎蘭屯至阿榮旗鐵路、珠恩嘎達布其口岸鐵路伊和吉林至松根山段、珠斯花至賀斯格烏拉鐵路等9個項目;西部區有鄂爾多斯市南部鐵路、鄂爾多斯市沿河鐵路、巴圖塔至點岱溝鐵路等共10個項目。
續建項目中,東部區包括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鐵路、伊敏至伊爾施鐵路、巴彥烏拉至新丘鐵路等9個項目;西部區包括集寧至張家口鐵路、包神鐵路東勝至石圪臺段增建第二線、臨河至策克鐵路等14個項目。
目前,中巴圖塔至點岱溝鐵路、鄂爾多斯市沿河鐵路、鄂爾多斯市南部鐵路等項目都已開工,大包、包惠電氣化鐵路也已開通運營。43個項目的建設工程,隨著內蒙古天氣的轉暖都全面展開。正是在多方的努力下,新建和續建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打造“五大通道”,1700億元投資拉動多元產業鏈
43個建設項目,1195億元資金的投入,將會對內蒙古經濟產生怎樣的鏈式效應?
以今年完成投資300億元為例,根據定額水平測算,可創造30萬個就業崗位,消費鋼材100萬噸(含鋼軌),水泥600萬噸。加快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項目還將帶動新材料和信息產業的研發,拉動機械、冶金、建筑、橡膠、合成材料、電力、信息、計算機、精密儀器等產業的需求。
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使就業和相關行業直接受益。記者在正處于如火如荼建設中的錫烏鐵路了解到,該項目從開工以來,對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已產生了直接的帶動作用。“簡單地說,目前參與錫烏鐵路項目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農民工有6000多人,這些人每天一日三餐就要消費幾百公斤肉和上千公斤蔬菜,加上勞保用品、衣服等消費,對當地經濟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錫烏鐵路項目一位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消費賬。再看其材料的消耗和人力的利用:到錫烏鐵路完工,預計需鋼材6.69萬噸、水泥105.87萬噸、鋼鉸線4609噸、外加劑1271噸、粉煤灰3.22萬噸、錨具6.48萬套,參與工程建筑的可達1萬人。這些在建過程中材料和人力的需求無疑會拉動當地的多元產業鏈。
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和《自治區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9年至2013年,內蒙古將圍繞快速客運通道、出區通道、煤運通道、口岸通道、區內東西通道“五大通道”,完成鐵路投資1700億元。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鐵路投資與相關產業的比例是1∶10,有40%的投資用在地方上。”那么,未來5年,內蒙古1700億元的鐵路投資將會有680億元用在自治區的相關行業上,必將拉動一批產業鏈的發展,從而帶動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