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吃過早飯已是早晨6:30,我和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甄增元、橋梁工程師苗濤,冒著毛毛細雨,沿著京珠高速公路鄭漯改擴建五標管段東西兩端邊走邊看,只見東西兩端所有橋涵施工現場的工人都在忙著給立好的或正準備灌注混凝土的鋼模搭蓬布。
“給鋼模搭蓬布架子,用蓬布把它扎得嚴嚴實實,就連一個小小的涵管也是這樣,有必要嗎?”筆者問道。
苗濤解釋:“遇到雨天蓋蓬布,是防止雨滴滴在鋼模上留下痕跡,如果一連幾天的晴好天氣,也要蓋蓬布,否則,灰塵就容易進到鋼模里面,給混凝土結構物表面留下灰塵的痕跡。”
見筆者對搭蓬布以防雨滴和灰塵給鋼模留下印跡這樣的小事都特別在意的做法不太理解。甄書記補充,為了做到開工必優,一次成優,把鄭漯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成為國優工程,我們在以往提倡的混凝土結構物“外觀質量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蜂窩麻面和碰損”的基礎上,增加了外觀無污染的質量要求。應該說,這個要求是很高的。
經常到施工一線調研和采訪,只聽說橋梁和涵管施工時,外觀質量要平整光滑、無蜂窩麻面……在京珠高速公路鄭漯段改擴建項目五標段采訪,筆者發現,大家尤其重視結構物無污染施工。
在韓集分離式立交橋工地,筆者發現,有的工人正在人工搭建的蓬子里忙著給鋼模板貼竹夾板,有的忙著往竹夾板上面貼PVC板……
采用整體鋼模灌注混凝土已經沒有接縫,怎么還要在上面貼竹夾板和PVC板?
正在忙著往鋼模上貼竹夾板的工人告訴我:“為了確保灌注出來的橋墩、涵管八字墻色澤一致、平整垂直、無蜂窩麻面、無污點、光可照人,我們采用整體鋼模,并且在它的一側分別貼竹夾板和PVC板。在混凝土施工3小時前,還要用棉布或紗布往PVC板上面均勻地涂上一層液體石臘,涂好了液體石臘,便馬上用蓬布蓋好模板,等石臘凝固后,才開始進行混凝土施工。”
一位工人看我仍然不太理解他們不厭其煩地在模板上面做文章,就帶我穿過一座既有通道涵,來到西邊已經成型的一座分離式立交橋和一道通道面前。抬頭望去,果然很平整光滑。用手一摸,比銅板紙還要光滑,一點兒也不疙手。好奇的我,還不甘心,索性靠橋墩再近些,把臉往橋墩上貼,沒有一點兒梗臉的感覺。要不是天氣下雨有點冷,臉貼上去還真是蠻舒服的。
這位工人告訴我:“你今天來遇到的是陰雨天,如果碰上大晴天,看上去橋墩光可照人,明亮明亮的。”
走在回項目部的路上,甄書記介紹“我作為一名參加工作30多年的同志,參與建設了很多工程,像鄭漯改擴建設這樣,結構物施工要求無污點還是第一次。”
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結構物無污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橋梁工程師楊斌向我細數保無污點的招術:橋涵混凝土前,都要給鋼模蓋上彩條蓬布,給它穿上“花衣裳”,以免灰塵、泥水污染了模板和液體石臘;灌注好混凝土后,還要立即給鋼模穿上“花衣裳”,以防灰塵污染了還沒有凝固的混凝土;拆了模板后,過去只是用塑料布把橋墩圍好,以免養生的水分真發掉了,在鄭漯項目,我們還要在塑料布外面裹一層布,一是以防行車飛踐的石子把布打破了,灰塵進了塑料布,污染了橋墩,留下污點,二是延長養生的水分保護混凝土的時間,從而確保拆模后外面色澤一致;還有采用石臘涂摸在PVC板上面,這在過去也不從有過的……
筆者被鄭漯項目精益施工的舉止所感到的同時,也心生疑慮:如此之仔細,未免太繁瑣了。
幾個年輕的技術人員小聲對我說,我們的追求就是要在沈大高速公路改擴建設工程和渝懷鐵路歌樂山隧道工程(注:這兩項目工程去年相繼榮獲國家優質工程一、二等獎)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就像我們年輕人選擇對象一樣,你的對象漂亮,我選擇的對象比你的對象還要漂亮。
是啊,自己親手承建的工程如果能夠沒有一點兒缺陷和污點地進入國家優質工程行列,這對一個不斷追求卓越企業和青年的員工群體來說,何嘗不是永遠的驕傲和榮耀呢!
“給鋼模搭蓬布架子,用蓬布把它扎得嚴嚴實實,就連一個小小的涵管也是這樣,有必要嗎?”筆者問道。
苗濤解釋:“遇到雨天蓋蓬布,是防止雨滴滴在鋼模上留下痕跡,如果一連幾天的晴好天氣,也要蓋蓬布,否則,灰塵就容易進到鋼模里面,給混凝土結構物表面留下灰塵的痕跡。”
見筆者對搭蓬布以防雨滴和灰塵給鋼模留下印跡這樣的小事都特別在意的做法不太理解。甄書記補充,為了做到開工必優,一次成優,把鄭漯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成為國優工程,我們在以往提倡的混凝土結構物“外觀質量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蜂窩麻面和碰損”的基礎上,增加了外觀無污染的質量要求。應該說,這個要求是很高的。
經常到施工一線調研和采訪,只聽說橋梁和涵管施工時,外觀質量要平整光滑、無蜂窩麻面……在京珠高速公路鄭漯段改擴建項目五標段采訪,筆者發現,大家尤其重視結構物無污染施工。
在韓集分離式立交橋工地,筆者發現,有的工人正在人工搭建的蓬子里忙著給鋼模板貼竹夾板,有的忙著往竹夾板上面貼PVC板……
采用整體鋼模灌注混凝土已經沒有接縫,怎么還要在上面貼竹夾板和PVC板?
正在忙著往鋼模上貼竹夾板的工人告訴我:“為了確保灌注出來的橋墩、涵管八字墻色澤一致、平整垂直、無蜂窩麻面、無污點、光可照人,我們采用整體鋼模,并且在它的一側分別貼竹夾板和PVC板。在混凝土施工3小時前,還要用棉布或紗布往PVC板上面均勻地涂上一層液體石臘,涂好了液體石臘,便馬上用蓬布蓋好模板,等石臘凝固后,才開始進行混凝土施工。”
一位工人看我仍然不太理解他們不厭其煩地在模板上面做文章,就帶我穿過一座既有通道涵,來到西邊已經成型的一座分離式立交橋和一道通道面前。抬頭望去,果然很平整光滑。用手一摸,比銅板紙還要光滑,一點兒也不疙手。好奇的我,還不甘心,索性靠橋墩再近些,把臉往橋墩上貼,沒有一點兒梗臉的感覺。要不是天氣下雨有點冷,臉貼上去還真是蠻舒服的。
這位工人告訴我:“你今天來遇到的是陰雨天,如果碰上大晴天,看上去橋墩光可照人,明亮明亮的。”
走在回項目部的路上,甄書記介紹“我作為一名參加工作30多年的同志,參與建設了很多工程,像鄭漯改擴建設這樣,結構物施工要求無污點還是第一次。”
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結構物無污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橋梁工程師楊斌向我細數保無污點的招術:橋涵混凝土前,都要給鋼模蓋上彩條蓬布,給它穿上“花衣裳”,以免灰塵、泥水污染了模板和液體石臘;灌注好混凝土后,還要立即給鋼模穿上“花衣裳”,以防灰塵污染了還沒有凝固的混凝土;拆了模板后,過去只是用塑料布把橋墩圍好,以免養生的水分真發掉了,在鄭漯項目,我們還要在塑料布外面裹一層布,一是以防行車飛踐的石子把布打破了,灰塵進了塑料布,污染了橋墩,留下污點,二是延長養生的水分保護混凝土的時間,從而確保拆模后外面色澤一致;還有采用石臘涂摸在PVC板上面,這在過去也不從有過的……
筆者被鄭漯項目精益施工的舉止所感到的同時,也心生疑慮:如此之仔細,未免太繁瑣了。
幾個年輕的技術人員小聲對我說,我們的追求就是要在沈大高速公路改擴建設工程和渝懷鐵路歌樂山隧道工程(注:這兩項目工程去年相繼榮獲國家優質工程一、二等獎)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就像我們年輕人選擇對象一樣,你的對象漂亮,我選擇的對象比你的對象還要漂亮。
是啊,自己親手承建的工程如果能夠沒有一點兒缺陷和污點地進入國家優質工程行列,這對一個不斷追求卓越企業和青年的員工群體來說,何嘗不是永遠的驕傲和榮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