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鏡洪代表建議從稅收扶持,稅務部門稱并無偏袒
繼去年人大會上提交廣州本土建筑企業生存困難的議案后,昨天,市人大代表梁鏡洪再次就《本地、外地建筑企業的稅收監管問題》提起詢問案。在他看來,外地大型建筑企業“搶灘”廣州,接走了廣州建筑市場90%的大項目,不僅讓本地的建筑企業難以生存,同時也沒有為廣州稅收做出貢獻。他希望稅務部門能夠利用稅務杠桿,加大對外地企業“監管”的同時,扶植本地企業。
代表:外地企業掙錢不花錢稅務部門:稅法一視同仁
梁鏡洪的建議中稱,這幾年由于外地建筑公司的大量涌進,使本地建筑企業在投標中10%的中標率都不到。這樣就導致了大多本地的建筑企業因長久沒有業績而紛紛關閉。以番禺區的建筑企業來說,2005年番禺區建筑企業大概有100家,但是到了今天只剩下了30多家勉強可以維持下去。這是整個廣州市建筑企業的生存狀況,如果再這樣下去,恐怕在未來幾年里要關閉的廣州建筑企業將會有70%之多。現在在番禺區的建筑市場上有1萬多建筑從業人員失業,估計如果還這樣下去失業的人員就會更多,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
在梁鏡洪看來,外地企業之所以能夠在本地吃下九成的蛋糕,是因為“本地建筑企業承接每一個建筑工程都要成本發票來做成本賬,但很多外地建筑企業在廣州承接的工程就不需要了。就這點在同一個工程上外地建筑企業由于不用做成本賬從利潤上就比本地企業多賺5%,本地建筑企業根本無法和外地建筑企業競爭”。能否加大監管防止外地企業偷逃稅?
稅務部門回應稱,從稅法制度的設計來看,本地、外地的稅率是一樣的,并無差異,也不存在不公平之處。既不會排擠本地企業,也沒有優惠外地企業的政策。按國家法律規定,稅賦問題上,本地和外地建筑企業不同的只有一點,本地企業的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均是在本地繳納,而外地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是交給企業注冊地。從廣州稅務部門來講,對外地企業繳納營業稅是嚴格按法律征收。
代表:稅收扶持本地企業稅務部門:本地企業要自強
梁鏡洪希望,廣州的有關部門在保護當地企業的同時,應該確保外地企業必須每一個項目單獨做賬,由專門機構對其賬務進行單獨審查,確保每個工程的材料稅收如實地向廣州稅務部門繳納。廣州每年政府上千億的項目,本地小企業項目中標非常困難,而外地北京、上海的大公司就很容易。稅務部門有無政策“監管”外地企業,扶持本地企業?
稅務部門回應稱,在廣州的外地企業的營業稅廣州已嚴格征收,但因為行業特性,建筑企業所得稅則是法律規定的屬地繳納,廣州稅務部門很難介入這個問題。如果像代表所言某些屬地稅收政策執行不力,我們可以向上反映。
稅務部門還表示,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本地的建筑企業大幅萎縮,有無其他的原因,這個還需要代表和相關部門深入調查。工程招標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不是稅務政策能夠解決的。成本價格不是惟一的原因,還包括資質等多方面。但代表的問題我們會向上反映。政策方面也會嚴格按法律來辦。
繼去年人大會上提交廣州本土建筑企業生存困難的議案后,昨天,市人大代表梁鏡洪再次就《本地、外地建筑企業的稅收監管問題》提起詢問案。在他看來,外地大型建筑企業“搶灘”廣州,接走了廣州建筑市場90%的大項目,不僅讓本地的建筑企業難以生存,同時也沒有為廣州稅收做出貢獻。他希望稅務部門能夠利用稅務杠桿,加大對外地企業“監管”的同時,扶植本地企業。
代表:外地企業掙錢不花錢稅務部門:稅法一視同仁
梁鏡洪的建議中稱,這幾年由于外地建筑公司的大量涌進,使本地建筑企業在投標中10%的中標率都不到。這樣就導致了大多本地的建筑企業因長久沒有業績而紛紛關閉。以番禺區的建筑企業來說,2005年番禺區建筑企業大概有100家,但是到了今天只剩下了30多家勉強可以維持下去。這是整個廣州市建筑企業的生存狀況,如果再這樣下去,恐怕在未來幾年里要關閉的廣州建筑企業將會有70%之多。現在在番禺區的建筑市場上有1萬多建筑從業人員失業,估計如果還這樣下去失業的人員就會更多,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
在梁鏡洪看來,外地企業之所以能夠在本地吃下九成的蛋糕,是因為“本地建筑企業承接每一個建筑工程都要成本發票來做成本賬,但很多外地建筑企業在廣州承接的工程就不需要了。就這點在同一個工程上外地建筑企業由于不用做成本賬從利潤上就比本地企業多賺5%,本地建筑企業根本無法和外地建筑企業競爭”。能否加大監管防止外地企業偷逃稅?
稅務部門回應稱,從稅法制度的設計來看,本地、外地的稅率是一樣的,并無差異,也不存在不公平之處。既不會排擠本地企業,也沒有優惠外地企業的政策。按國家法律規定,稅賦問題上,本地和外地建筑企業不同的只有一點,本地企業的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均是在本地繳納,而外地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是交給企業注冊地。從廣州稅務部門來講,對外地企業繳納營業稅是嚴格按法律征收。
代表:稅收扶持本地企業稅務部門:本地企業要自強
梁鏡洪希望,廣州的有關部門在保護當地企業的同時,應該確保外地企業必須每一個項目單獨做賬,由專門機構對其賬務進行單獨審查,確保每個工程的材料稅收如實地向廣州稅務部門繳納。廣州每年政府上千億的項目,本地小企業項目中標非常困難,而外地北京、上海的大公司就很容易。稅務部門有無政策“監管”外地企業,扶持本地企業?
稅務部門回應稱,在廣州的外地企業的營業稅廣州已嚴格征收,但因為行業特性,建筑企業所得稅則是法律規定的屬地繳納,廣州稅務部門很難介入這個問題。如果像代表所言某些屬地稅收政策執行不力,我們可以向上反映。
稅務部門還表示,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本地的建筑企業大幅萎縮,有無其他的原因,這個還需要代表和相關部門深入調查。工程招標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不是稅務政策能夠解決的。成本價格不是惟一的原因,還包括資質等多方面。但代表的問題我們會向上反映。政策方面也會嚴格按法律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