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建設部1994年8月發出了《關于建筑業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間重點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的通知》,在全國組織推廣了商品混凝土和散裝水泥應用技術、粗直徑鋼筋連接技術、新型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等10項新技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003年下半年原建設部提出對10項新技術內容進行全面修訂。2005年2月原建設部正式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10項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建質[2005]26號),對10項新技術的應用范圍給予了科學、準確的定位。
1994年至2006年,共建成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134項,對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工程質量、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如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漢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工程,采用了二元結構地層在無防滲帷幕措施下的大面積超深基坑承壓水降水技術、大流態高強混凝土的配置和泵送技術、超厚大體積混凝土整澆施工技術、預應力密梁樓蓋與墻和柱同步的大面積整體液壓滑模施工技術等,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直接經濟效益475.35萬元,技術進步效益達2.8%,被原建設部授予了首批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并獲得金獎。
2003年下半年原建設部提出對10項新技術內容進行全面修訂。2005年2月原建設部正式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10項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建質[2005]26號),對10項新技術的應用范圍給予了科學、準確的定位。
1994年至2006年,共建成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134項,對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工程質量、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如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漢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工程,采用了二元結構地層在無防滲帷幕措施下的大面積超深基坑承壓水降水技術、大流態高強混凝土的配置和泵送技術、超厚大體積混凝土整澆施工技術、預應力密梁樓蓋與墻和柱同步的大面積整體液壓滑模施工技術等,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直接經濟效益475.35萬元,技術進步效益達2.8%,被原建設部授予了首批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并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