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四川省質監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實心磚》地方標準一致通過了專家組的審查。這標志著我國首個地震廢棄物制磚標準在四川誕生,也標志著地震廢墟從此能科學有效地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遺留下上億噸的地震廢墟,如果不進行科學有效地處理,這些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不僅污染環境,也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利用地震災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用磚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而規范利用地震災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用磚行為,確保建材產品質量安全,急需相應的標準。
為此,四川省質監局按照省政府用標準助推災后重建的要求,按照地方標準制定程序,組織省經委、省建設廳、省衛生廳等部門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筑設計、墻材管理、質量監督等單位的有關專家,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本著尊重科學、規范嚴謹、實事求是的原則,并特事特辦,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在短短3個月內,就制定出臺了《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實心磚》地方標準。
專家組認為,該標準結構完整、表述規范、指標合理、方法適宜、操作性強,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該標準作為國內首個利用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的產品標準,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該標準的實施,對促進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緩解災區用磚困難、規范該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保證災后重建墻體材料的質量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遺留下上億噸的地震廢墟,如果不進行科學有效地處理,這些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不僅污染環境,也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利用地震災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用磚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而規范利用地震災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用磚行為,確保建材產品質量安全,急需相應的標準。
為此,四川省質監局按照省政府用標準助推災后重建的要求,按照地方標準制定程序,組織省經委、省建設廳、省衛生廳等部門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筑設計、墻材管理、質量監督等單位的有關專家,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本著尊重科學、規范嚴謹、實事求是的原則,并特事特辦,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在短短3個月內,就制定出臺了《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實心磚》地方標準。
專家組認為,該標準結構完整、表述規范、指標合理、方法適宜、操作性強,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該標準作為國內首個利用地震損毀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的產品標準,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該標準的實施,對促進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緩解災區用磚困難、規范該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保證災后重建墻體材料的質量安全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