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標準》被批準為行業標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2-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為在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中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保證工程質量,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制定了《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技術標準》)。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技術標準》為行業標準,自2025年4月1日起實施。

為在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中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保證工程質量,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制定了《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技術標準》)。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技術標準》為行業標準,自2025年4月1日起實施。


《技術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材料、結構設計、預制構件設計、連接設計以及預制構件制作、運輸與堆放等,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及9度以下地區的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制作、施工及驗收。


《技術標準》明確,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為全部或部分的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并通過施加后張預應力連接形成的裝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I類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Ⅱ類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和Ⅲ類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


《技術標準》規定,預應力框架可根據梁柱連接方式及受力特點分為I類、Ⅱ類和Ⅲ類。其中,I類、Ⅱ類預應力框架可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及8度以下地區的框架結構、框架—抗震墻結構和框架—核心筒結構;Ⅲ類預應力框架可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及9度以下地區的框架結構。


預應力框架設計包括短暫設計狀況、持久設計狀況、地震設計狀況和偶然設計狀況。各種設計狀況均要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其中,持久設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采用作用的基本組合,偶然設計狀況采用作用的偶然組合,地震設計狀況采用作用的地震組合。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广东省| 加查县| 堆龙德庆县| 朝阳区| 察雅县| 晋中市| 芜湖市| 陇川县| 务川| 光泽县| 济源市| 丰城市| 马山县| 会东县| 元阳县| 永宁县| 太仓市| 沅陵县| 保康县| 临湘市| 日土县| 洛宁县| 渑池县| 安陆市| 舟山市| 奈曼旗| 阿克陶县| 银川市| 罗定市| 宜春市| 长春市| 乳源| 宜君县| 高安市| 区。| 东至县| 河北省| 白银市| 安陆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