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白渡橋自3月1日封閉至今,橋面混凝土層已經全部拆除,河道疏浚也已展開。預計到4月初,可利用潮汐并使用船只,將橋梁上部鋼桁架搬移整修。
根據未來外灘地區的交通組織規劃,外白渡橋整修完成后將繼續承擔交通功能,公交車仍可通行。外白渡橋移橋修繕將遵循修舊如舊原則,維持原有風貌,如鉚釘、油漆外觀等作為外白渡橋的標志部分,將最大程度保持原貌。
專家指出,由于環境、荷載等因素對外白渡橋的結構產生了侵蝕作用,加之自然退化,橋梁主桁及橋面鋼構件已出現不同程度的銹蝕、損傷。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在2005年《外白渡橋健康檢測及安全性評估》報告指出,外白渡橋已存在鋼結構油漆防護退化以及鋼結構銹蝕等老化問題。經過上海建委科技委的專家會審、市相關職能部門認同以及文物保護部門的論證,最終確定了移橋進行修繕方案。
移橋保護方案包括鋼桁架船移大修及墩身重建工程兩大部分。在拆除原砼橋面板后,根據潮汛情況,采用駁船將上部鋼桁梁逐跨移出大修。大修主要包括對全橋鋼結構進行全面檢測,進行徹底的除銹處理,同時根據檢測結果對局部受損構件進行更換。
在對外白渡橋的上部結構移位并對鋼桁架進行處理的同時,建設者將同步進行舊墩身的重建施工。
新墩身及樁基施工完成后即可將大修完成的上部鋼桁梁浮運回原位,安裝于新墩身支座上,接著進行攤鋪瀝青、安裝伸縮縫后即可恢復橋面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