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年來對建筑節能工作越來越重視,一再指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廣和普及節能技術,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人大審議的節約能源法修訂草案中,節能己被確定為基本國策。2007年7月5日,中山市建設局正式行文要求,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提高建筑性能為目標,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到2008年底實現節能50-60%的目標。
首個節能示范小區花落中山
在市建設局的指導和大力推薦下,坐落于中山市東區孫文東路上的順景新一居順利成為廣東省首個節能示范小區。2007年8月15日上午,順景新一居住宅小區舉行了中山市建筑節能經驗交流及示范小區現場觀摩會。
據了解,在全省43個申報項目中,中山市順景新一居唯一通過審批,被廣東省建設廳授予“建筑節能示范小區”。據中山市建設局總工程師楊紹祺介紹,該項目工程的節能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規劃設計開始,對小區的室外自然通風進行分析;對戶型的室內自然通風進行分析;最后按《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對單體建筑進行節能設計。
據順景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房地產開發的品牌企業,廣東順景實業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堅持以“實用主義”的原則進行房產開發建設。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意識到注重建筑節能設計,實現房屋的低耗能,不僅僅是國策,而且確確實實能給用戶帶來更實在的好處。降低房屋的能耗正是“實用主義”的一種新體現。在這一新的形勢下,公司對順景新一居三期工程實行了從節能設計到實施的全面實踐。
節能建筑符合中國國情
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節能省地生態—住宅產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資源消耗多,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
從1993年起,我國已成為能源凈進口國,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能源缺口為8%,石油、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將上升到23%和20%。我國國土遼闊,但可耕地面積少,僅占國土面積的1/13。我國水資源短缺現象日益嚴重,目前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約2/3的城市缺水,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瓶頸。中國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這是順利推進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開發成本增加是最大障礙
建筑節能的重點是在保溫和隔熱這兩個方面。一旦真正優良的保溫材料被使用,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就可以節省大量的能源。但是在建設的初期,成本的增加也會讓很多的開發商望而卻步,這也是目前發展節能建筑最大的一個障礙。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綠色建筑的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已為許多跨國企業和機構所關注,一些企業已相繼進入了中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相關領域,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自然資源是建筑節能根本
建筑物節能、生態,并非都要用最貴、最新的材料和技術。時下有的住宅小區,標榜采用多少項節能高新技術,但房價不菲。殊不知,不少高科技材料在其生產過程中都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而且一次性投入巨大,今后日常的維護費用也是相當昂貴的,所以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非常重要,如陽光與風力。
目前一些先進國家推廣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維護成本不高,卻能凈化城市空氣和降溫。據東京的一項測試,屋頂綠化達到8%就可降低城市中部氣溫一度。在商業群房頂上采用土丘設計,不僅避免了樓頂反射熱能,還能蒸發水汽,微風一吹,清新的空氣就會撲面而來。
中山建筑節能抓好五方面
中山市相關部門對建筑節能也是非常重視,在不久前召開的建筑節能經驗交流及節能示范小區現場觀摩會上提出,下一階段,要結合中山的具體實際,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與方法,遵循“標本兼治、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強化管理”的原則,深入推進市建筑節能工作,重點抓好五個“進一步”。
一是要進一步深入貫徹國家、省和市的建筑節能相關政策和標準,努力確保建筑節能目標的實現;二是要進一步強化閉合式管理,構建制度化、規范化的全過程監管長效機制;三是要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節約能源和優化用能;四是要進一步探索有效的激勵、引導和扶持措施,創新運作機制和模式,推動建筑節能工作向縱深健康發展;五是要進一步培育和推廣更多高標準、高質量的節能示范工程,促進全市建筑節能工作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