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凌晨五時左右,備受關注的京津城軌工程在分鐘寺橋附近成功跨越三環路。隨著最后一個模塊混凝土澆注完成,首次在北京采用“掛籃”施工法的跨三環大橋在空中成功合龍,寬13.4米、長220米的龐大橋身蔚為壯觀。
這座橋梁是京津城軌跨越二環、三環、四環、五環特大橋的一部分。考慮到三環路在整體路網中的骨干地位,中鐵六局最后選擇了完全不占用路面、無須中斷主輔路交通的“掛籃”施工法,依靠“掛籃”的移動讓橋梁在空中“生長”延伸。 不過,這種原本用于跨大江大河橋梁的施工方法,工期比普通架梁施工要長一倍。自1月份安裝“掛籃”至今,跨三環路的橋身已經緩慢“生長”了半年之久。
在三環路十里河橋和分鐘寺橋之間,京津城軌工地上兩個橫向直徑9.6米、縱向直徑5米的巨大橋墩撐起跨三環主路的百米橋身。這兩個巨大橋墩就是“掛籃”施工的操作平臺,施工過程中,橋墩內外側各懸著一個可靈活移動的金屬盒“掛籃”,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橋身就在這金屬盒中產生,一次澆筑2至5米長,橋體硬化并達到足夠的強度后,液壓裝置將把“掛籃”向前推進,然后再澆筑新的一段橋體。與此同時,跨三環兩側輔路各60米的橋梁也在“掛籃”中同步推進。
昨晚,記者在現場看到,基本已連成一體的跨主路橋梁僅剩最后一個模塊,銀色金屬“掛籃”懸在三環主路正中央。為防止施工作業灑落的雜物危及三環路川流不息的過往車輛,施工人員數月前就已在三環路上方、京津城軌施工橋梁下方支起了防護架。夜幕降臨前,工人們已經爭分奪秒地完成了最后一個模塊內的鋼筋綁扎。凌晨兩點多,隨著注漿機的就位,工人們開始現場懸澆施工。
“為了確保混凝土結構不開裂,‘掛籃’施工的現場懸澆必須選擇當天溫度最低的時候施工。我們同時還向漿液中加了冰水,確保在夏天注漿溫度也不超過30攝氏度。”中鐵六局北京鐵建施工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全長118公里的京津城軌明年8月1日將投入運營,此前還需要一個月的空載試運行。因此,全部工程必須在明年6月交付使用,為確保工期,目前幾乎所有標段都已24小時不間斷施工。根據工程計劃,京津城軌8月份將完成橋梁架設,10月底開始全線鋪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