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長興縣地處浙江北部太湖西南岸,與蘇皖兩省交界,在上海、杭州、南京、寧波、湖州、蘇州、無錫等長三角大中城市居于中心位置,擁有公路、鐵路和長申湖黃金水道的便捷運輸條件。該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經發現和探明的礦種有26種,總儲量高達50億噸,在礦產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的長三角地區具有較大的優勢,特別是非金屬礦產在華東地區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廣泛應用于水泥、煉鋼、化工等行業的石灰石,儲量為12.5億噸;用于玻璃、耐火材料行業的石英石,儲量為25億噸;用于涂料、油漆、陶瓷等行業的方解石,儲量為8700萬噸;用于陶粒或墻體材料生產的頁巖,儲量為2億噸;應用廣泛的硅灰石,儲量為860萬噸。盡管長興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按照傳統的生產模式,資源消耗大,難以長期維持資源的有效供給,城鄉環境也不堪重負。目前長興縣已經開采形成的石英砂尾礦150萬噸,并且還在以每年10-15萬噸的幅度增加;煤礦開采后堆積起來的煤矸石600萬噸,已經長達數十年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發電廠每年產生的粉煤灰也多達50萬噸。這些工業廢渣和工業尾礦的大量堆積,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污水橫流,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環境。
對此,中共長興縣委、縣政府在完成了對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任務后,按照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區位優勢,狠抓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以發展新型墻體材料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切入點,改造提升墻體材料產業水平,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建設長三角新型墻材生產基地的發展目標。該縣發展改革委一方面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布的產業政策,加快淘汰粘土磚瓦窯工作進程,為新型墻材發展提供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優勢,瞄準國內外知名企業、上市公司和財團,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工藝、裝備,建設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墻材項目,目前已建成了5個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項目,并陸續投產。
一是浙江長廣時代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利用當地煤矸石資源,建設煤矸石燒結磚生產線。一期工程年產煤矸石節能多孔磚折標磚6000萬塊。生產線采用國內先進的真空擠出、一次碼坯、余熱干燥、隧道窯焙燒工藝,今年 4月底破土動工并于日前投產。按現有生產能力計算,每年可消納煤矸石20萬噸,騰出建設用地近百畝;同時,利用煤矸石殘存熱值生產燒結磚,每年可節約生產標煤近7000噸,節地90多畝。
二是今年1月24日開工的伊通(長興)有限公司,引進德國伊通加氣混凝土生產技術和裝備。利用當地石英砂尾礦資源年產38萬立方米砂加氣混凝土砌塊項目,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單線規模最大的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預計每年可消納石英砂尾礦13萬噸,基本可以消納新增石英砂尾礦的問題。
三是臺榮建材(湖州)有限公司利用石英砂尾礦和石灰資源,年產2100萬平方米硅酸鈣板,現每年可消納石英砂尾礦約2萬噸。目前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投產,即將進入二期工程建設。
四是浙江特拉建材有限公司頁巖燒結砌塊生產線。引進世界先進的天然氣窯爐焙燒技術和頁巖成型工藝,充分利用焙燒余熱,年產燒結砌塊3.2億塊標磚,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燒結空心砌塊生產線。生產線每道工序均配有自動吸塵裝置,電腦全程控制。其生產的頁巖燒結砌塊可將孔洞率由通常的30%提高到50%以上,不僅資源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還能滿足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要求,可為節能建筑的推廣提供優質產品。
五是瑞高(浙江)建筑系統有限公司引進國外技術和裝備,投資建設了年產50萬平方米裝飾陶板生產線。產品也可以滿足建筑節能50%設計要求,目前產品已經順利下線。
上述5個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新增(折算)新型墻體材料10多億標磚,不僅能夠滿足湖州地區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后墻體材料的需要,同時還可向杭州和上海市輸送綠色節能的墻體材料。長興縣現有各類新型墻體材料企業29家,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初具長三角新型墻體材料生產基地雛形,新型墻體材料已成為該縣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廢棄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對此,中共長興縣委、縣政府在完成了對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任務后,按照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區位優勢,狠抓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以發展新型墻體材料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切入點,改造提升墻體材料產業水平,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建設長三角新型墻材生產基地的發展目標。該縣發展改革委一方面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布的產業政策,加快淘汰粘土磚瓦窯工作進程,為新型墻材發展提供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優勢,瞄準國內外知名企業、上市公司和財團,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工藝、裝備,建設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墻材項目,目前已建成了5個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項目,并陸續投產。
一是浙江長廣時代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利用當地煤矸石資源,建設煤矸石燒結磚生產線。一期工程年產煤矸石節能多孔磚折標磚6000萬塊。生產線采用國內先進的真空擠出、一次碼坯、余熱干燥、隧道窯焙燒工藝,今年 4月底破土動工并于日前投產。按現有生產能力計算,每年可消納煤矸石20萬噸,騰出建設用地近百畝;同時,利用煤矸石殘存熱值生產燒結磚,每年可節約生產標煤近7000噸,節地90多畝。
二是今年1月24日開工的伊通(長興)有限公司,引進德國伊通加氣混凝土生產技術和裝備。利用當地石英砂尾礦資源年產38萬立方米砂加氣混凝土砌塊項目,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單線規模最大的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預計每年可消納石英砂尾礦13萬噸,基本可以消納新增石英砂尾礦的問題。
三是臺榮建材(湖州)有限公司利用石英砂尾礦和石灰資源,年產2100萬平方米硅酸鈣板,現每年可消納石英砂尾礦約2萬噸。目前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投產,即將進入二期工程建設。
四是浙江特拉建材有限公司頁巖燒結砌塊生產線。引進世界先進的天然氣窯爐焙燒技術和頁巖成型工藝,充分利用焙燒余熱,年產燒結砌塊3.2億塊標磚,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燒結空心砌塊生產線。生產線每道工序均配有自動吸塵裝置,電腦全程控制。其生產的頁巖燒結砌塊可將孔洞率由通常的30%提高到50%以上,不僅資源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還能滿足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要求,可為節能建筑的推廣提供優質產品。
五是瑞高(浙江)建筑系統有限公司引進國外技術和裝備,投資建設了年產50萬平方米裝飾陶板生產線。產品也可以滿足建筑節能50%設計要求,目前產品已經順利下線。
上述5個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新增(折算)新型墻體材料10多億標磚,不僅能夠滿足湖州地區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后墻體材料的需要,同時還可向杭州和上海市輸送綠色節能的墻體材料。長興縣現有各類新型墻體材料企業29家,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初具長三角新型墻體材料生產基地雛形,新型墻體材料已成為該縣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廢棄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