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視一則報道稱,深圳有居民樓房出現樓板開裂、墻體裂縫等問題,每逢雨天滲水不止。根據當地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樓房建設時使用了大量不合格的海砂,進而暴露出目前國內混凝土市場以及建筑檢測業務的混亂內幕。
據了解,珠三角區域使用海砂攪拌混凝土并非個案。在2005年至2012年8年間,該區域曾發生多起海砂建樓案例。最近被查出的案件是2012年12月,佛山的世博嘉園、利海尖東半島、怡翠世嘉和陽光國際廣場4個在建樓盤項目違規使用超標海砂。而此次被曝光的“海砂危樓”項目,共涉及華潤集團承擔的廣東最大舊改項目華潤大沖村舊城改造、深圳在建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以及嘉逸豪園等部分住宅項目。
為了治理這一亂象,深圳市住建局在3月16日宣布,全市所有攪拌站于3月14日當晚緊急關停,在全面地毯式排查中,共選取樣品165組,其中16組氯離子超標,檢測不合格率為9.7%,涉及15家企業。除深圳市東大洋建材有限公司被吊銷資質證書外,深圳市住建局還責令8家企業(站點)停業整頓一年,另外6家企業停業整頓半年以上。同時,該部門在2012年動態核查中發現的16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因不符合資質條件要求,資質證書也一并予以撤回。
而隨著有關方面對混凝土市場以及建筑檢測業務的重視,規范商品混凝土市場,抓緊建筑物質量檢測或將成為政府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政府大力推進城鎮化的關鍵時期。
利好建筑檢測行業
資料顯示,不合格的海砂含有大量的的氯離子,而這樣的海砂混凝土會對鋼筋產生持續的化學作用,直接破壞鋼筋的保護膜,侵蝕鋼筋的內部結構,減少鋼材原有的支撐力。另外,氯離子會使混凝土膨脹,使混凝土內部開裂,導致建筑物表面出現混凝土松潰,整個鋼筋混凝土的墻體便會直接露出鋼筋,混凝土也最終會一點點全面脫離鋼筋,使得建筑物失去鋼筋支撐進而發生垮塌。
因此,建設部2004年9月發布的《關于嚴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規定,海砂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滿足要求后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對鋼筋混凝土,海砂中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6%。若必須使用海砂時,則應經淡水沖洗,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而深圳部分不合格產品,單位氯離子含量最高的已經到了0.15毫克—0.16毫克,超過規范2倍到3倍,大幅縮短了建筑物使用年限10年—20年,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這種情況下,對建筑物材料的質量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券商就表示,包括建研集團在內的專業從事建筑物質量檢測的上市公司,將在未來建筑物檢測政策中充分受益。
或提振公司業績
建研集團證券事務代表柯麟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混凝土方面主要有3大業務,其中涉及海砂的主要集中在檢測上。
柯麟祥認為,發生深圳“海砂危樓”事件后,確實會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檢測方面業務,尤其是在沿海省份。他舉例稱,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福建省曾組織了一次對全省校舍質量的大排查,使得公司在這方面的業務量猛增。同時,他還表示,公司檢測業務在福建省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在重慶市也占有一定市場,而檢測業務的毛利率則在50%-60%,因此隨著建筑檢測業務的增加,公司的業績也會相應有所提高。
除了檢測業務,建研集團在混凝土方面的業務還包括外加劑與商品混凝土。
對于外加劑業務,柯麟祥稱,混凝土抗氯離子?B透增強劑是建研集團獨立研發的多功能混凝土添加劑產品,該產品能很好地降低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從而降低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產品廣泛應用在港口工程、跨海大橋、海洋工程等需要降低混凝土電通量指標的工程上。
此外,對于建研集團旗下的混凝土子公司是否生產海砂的問題,柯麟祥表示,根據福建省建設廳《福建省預拌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標準》規定“在天然砂資源匱乏的地區要積極推廣人工砂,嚴格控制凈化海砂使用范圍。未經凈化處理或凈化處理不符合要求的海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嚴禁凈化海砂用于鋼筋或勁鋼(管)混凝土等鋼材與混凝土共同受力的結構”。同時《福建省預拌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標準》還對預拌混凝土及其用砂的氯離子含量有明確的監督抽檢抽測的規定。公司的原材料采購驗收嚴格依據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執行,不存在購買使用海砂作為混凝土原料的情況。
而除了擁有檢測業務建研集團外,一些掌握海砂處理工藝的企業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不過,沿海一些大型建設上市公司均表示,海砂的處理工藝其實并不復雜,很多企業都可以做,深圳出現“海砂危樓”主要是當地企業為了節省資金而偷減了處理工藝。據悉,一立方河沙的最低價約160元左右,不需沖洗的海砂價格只需30多元,但如果將海砂經淡水沖洗,從而達到國家標準,其實際成本還要高于河砂。
另外,上述企業認為,當地監管不嚴,也是造成了如此嚴重后果的因素之一。他們稱,除了廣東外,很多沿海省份已經嚴禁使用海砂,因此當地的混泥土攪拌站幾乎全部生產河砂或人工砂。如果允許使用海砂,那么就一定要加強檢測力度。
據了解,珠三角區域使用海砂攪拌混凝土并非個案。在2005年至2012年8年間,該區域曾發生多起海砂建樓案例。最近被查出的案件是2012年12月,佛山的世博嘉園、利海尖東半島、怡翠世嘉和陽光國際廣場4個在建樓盤項目違規使用超標海砂。而此次被曝光的“海砂危樓”項目,共涉及華潤集團承擔的廣東最大舊改項目華潤大沖村舊城改造、深圳在建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以及嘉逸豪園等部分住宅項目。
為了治理這一亂象,深圳市住建局在3月16日宣布,全市所有攪拌站于3月14日當晚緊急關停,在全面地毯式排查中,共選取樣品165組,其中16組氯離子超標,檢測不合格率為9.7%,涉及15家企業。除深圳市東大洋建材有限公司被吊銷資質證書外,深圳市住建局還責令8家企業(站點)停業整頓一年,另外6家企業停業整頓半年以上。同時,該部門在2012年動態核查中發現的16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因不符合資質條件要求,資質證書也一并予以撤回。
而隨著有關方面對混凝土市場以及建筑檢測業務的重視,規范商品混凝土市場,抓緊建筑物質量檢測或將成為政府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政府大力推進城鎮化的關鍵時期。
利好建筑檢測行業
資料顯示,不合格的海砂含有大量的的氯離子,而這樣的海砂混凝土會對鋼筋產生持續的化學作用,直接破壞鋼筋的保護膜,侵蝕鋼筋的內部結構,減少鋼材原有的支撐力。另外,氯離子會使混凝土膨脹,使混凝土內部開裂,導致建筑物表面出現混凝土松潰,整個鋼筋混凝土的墻體便會直接露出鋼筋,混凝土也最終會一點點全面脫離鋼筋,使得建筑物失去鋼筋支撐進而發生垮塌。
因此,建設部2004年9月發布的《關于嚴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規定,海砂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滿足要求后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對鋼筋混凝土,海砂中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6%。若必須使用海砂時,則應經淡水沖洗,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而深圳部分不合格產品,單位氯離子含量最高的已經到了0.15毫克—0.16毫克,超過規范2倍到3倍,大幅縮短了建筑物使用年限10年—20年,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這種情況下,對建筑物材料的質量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券商就表示,包括建研集團在內的專業從事建筑物質量檢測的上市公司,將在未來建筑物檢測政策中充分受益。
或提振公司業績
建研集團證券事務代表柯麟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混凝土方面主要有3大業務,其中涉及海砂的主要集中在檢測上。
柯麟祥認為,發生深圳“海砂危樓”事件后,確實會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檢測方面業務,尤其是在沿海省份。他舉例稱,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福建省曾組織了一次對全省校舍質量的大排查,使得公司在這方面的業務量猛增。同時,他還表示,公司檢測業務在福建省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在重慶市也占有一定市場,而檢測業務的毛利率則在50%-60%,因此隨著建筑檢測業務的增加,公司的業績也會相應有所提高。
除了檢測業務,建研集團在混凝土方面的業務還包括外加劑與商品混凝土。
對于外加劑業務,柯麟祥稱,混凝土抗氯離子?B透增強劑是建研集團獨立研發的多功能混凝土添加劑產品,該產品能很好地降低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從而降低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產品廣泛應用在港口工程、跨海大橋、海洋工程等需要降低混凝土電通量指標的工程上。
此外,對于建研集團旗下的混凝土子公司是否生產海砂的問題,柯麟祥表示,根據福建省建設廳《福建省預拌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標準》規定“在天然砂資源匱乏的地區要積極推廣人工砂,嚴格控制凈化海砂使用范圍。未經凈化處理或凈化處理不符合要求的海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嚴禁凈化海砂用于鋼筋或勁鋼(管)混凝土等鋼材與混凝土共同受力的結構”。同時《福建省預拌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標準》還對預拌混凝土及其用砂的氯離子含量有明確的監督抽檢抽測的規定。公司的原材料采購驗收嚴格依據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執行,不存在購買使用海砂作為混凝土原料的情況。
而除了擁有檢測業務建研集團外,一些掌握海砂處理工藝的企業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不過,沿海一些大型建設上市公司均表示,海砂的處理工藝其實并不復雜,很多企業都可以做,深圳出現“海砂危樓”主要是當地企業為了節省資金而偷減了處理工藝。據悉,一立方河沙的最低價約160元左右,不需沖洗的海砂價格只需30多元,但如果將海砂經淡水沖洗,從而達到國家標準,其實際成本還要高于河砂。
另外,上述企業認為,當地監管不嚴,也是造成了如此嚴重后果的因素之一。他們稱,除了廣東外,很多沿海省份已經嚴禁使用海砂,因此當地的混泥土攪拌站幾乎全部生產河砂或人工砂。如果允許使用海砂,那么就一定要加強檢測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