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實業年產能200萬噸的大陸湖南水泥廠,將于7月正式量產。
今年第二季度受惠于臺灣混凝土需求及價格回升,國產本季可望轉虧為盈。今年臺灣營運表現可小幅成長。而大陸方面則期待下半年,相關刺激政策出臺實施后,加上旺季效應而能優于上半年。
因看好湖南省經濟快速成長,國產于2009年砸下人民幣10億元(約新臺幣48億元),在湖南設兩條生產線,合計年產400萬噸的水泥生產基地。
湖南水泥廠目前是國產在大陸地區投資的第二家水泥廠,不過現階段規劃先以一條生產線為主,年產能200萬噸,然該廠依舊是湖南當地最大的臺資投資項目。
據了解,湖南境內新型水泥生產線約30條,但老舊落后立窯水泥廠仍占63%,受大陸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未來政策傾向繼續淘汰立窯水泥廠,讓立窯水泥廠產能僅達到全湖南的一至兩成,有利于產業整并。
今年第二季度受惠于臺灣混凝土需求及價格回升,國產本季可望轉虧為盈。今年臺灣營運表現可小幅成長。而大陸方面則期待下半年,相關刺激政策出臺實施后,加上旺季效應而能優于上半年。
因看好湖南省經濟快速成長,國產于2009年砸下人民幣10億元(約新臺幣48億元),在湖南設兩條生產線,合計年產400萬噸的水泥生產基地。
湖南水泥廠目前是國產在大陸地區投資的第二家水泥廠,不過現階段規劃先以一條生產線為主,年產能200萬噸,然該廠依舊是湖南當地最大的臺資投資項目。
據了解,湖南境內新型水泥生產線約30條,但老舊落后立窯水泥廠仍占63%,受大陸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未來政策傾向繼續淘汰立窯水泥廠,讓立窯水泥廠產能僅達到全湖南的一至兩成,有利于產業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