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預應力鋼結構技術為核心技術優勢的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東風,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在進一步穩固北京市場的同時,廣泛延伸經營觸角,參與了大量國內鐵路站房的大型空間預應力鋼結構工程。如廣州火車站、北京北站、北京南站、福州火車南站、長沙新火車站等二十項工程,在如火如荼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搶得了市場先機。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京建工院預應力所所占行業市場份額已高達50%,綜合經營額達2228萬元,預應力鋼結構市場領域進一步拓寬。
作為現代公共交通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站房既承載著滿足龐大交通運量的使命,同時也肩負著體現城市形象的重任。自2008年,國務院將鐵路建設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之一,我國鐵路建設行業發展迅猛,鐵路站房等配套設施建設市場繁榮。據粗略統計,目前鐵路站房建筑市場中預應力技術應用率已達20%以上,且在未來這一比例仍將有所提升。
北京建工院作為國內預應力技術領域內龍頭企業之一,自1988年至今,已累積完成各種預應力工程1000余項,不論是建筑技術、工程質量還是服務水平均贏得社會和市場的廣泛好評和認可,行業優勢明顯。2005年北京南站改擴建工程啟動,建工院憑借自身雄厚的綜合實力、合理的綜合造價以及領先的行業地位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承攬到該項目,并順利打開鐵路站房建設市場。目前站房建設已占據建工院預應力所業務總量的比例達到30%,成為該所重要的業務支撐和來源。
相比一般基礎設施建設而言,鐵路站房建設具有任務急、體量大、質量和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為應對鐵路站房建設的特殊要求、保障空間結構受力合理、提高建筑材料使用率、提升建筑整體性能,該院在參與站房建設過程中除增加了大量地人力、財力和物力(僅2010年張拉、吊裝等設備投入增加100多萬)投入外;還積極參與站房前期設計,幫助設計院、鋼結構公司和土建公司對工程進行受力分析、制定技術方案和論證,并與他們形成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這也為今后項目承攬更多地站房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歷數建工院近年來承接到得鐵路站房工程項目,從規模到技術含量都比較高、工程難度也比較大,應用到的預應力技術涉及預應力鋼結構技術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等。以廣州南站為例,該車站主要采用大跨度張弦梁結構,上弦為平面桁架鋼梁,下弦為單根或多根高強度的拉索構成,應設計方要求,工作人員特針對雨棚張弦梁上的結點進行防腐抗滑處理,通過去掉拉索上部分外皮、涂抹特定材料等方式使結點位置不會隨撐桿受力而發生移動,這一技術方式得到鐵道部高度認可,并在今后工程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廣和示范意義。同采用預應力鋼結構技術的還有福州南站,其預應力鋼結構主要分為無站臺柱雨棚和東西站房坡屋面兩部分,其中東西站方坡屋面跨度長達60米,無法一次完成張拉,工作人員快速轉變思路而采取高空拼接累積滑移的施工方法,即在地面完成70%的張拉,再實施空中作業完成剩余張拉任務,工程難度大,技術復雜。與上述工程項目不同,石家莊火車站是建研院自涉足鐵路站房市場至今承攬到得另一重點工程,該車站則主要以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為主,整個工程預計消耗混凝土達2000噸以上,目前施工已進入高峰時期。由于該工程站房建筑總寬度204.9m,建筑進深491m,且預應力梁均為多跨連續梁,需分段張拉和錨固,為解決施工中預應力搭接張拉端節點處理的難題,工作人員分別采用梁側加腋、緩粘結和板面張拉的處理方法,施工效果非常理想。
如今我國鐵路建設已從高速發展階段步入平穩發展階段,乘著國家鐵路建設的春風,建工院這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也迎來了一個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從北京南站到剛開始施工的青島火車站,北京建工院在鐵路站房建設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和活躍,鐵路站房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又一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現代公共交通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站房既承載著滿足龐大交通運量的使命,同時也肩負著體現城市形象的重任。自2008年,國務院將鐵路建設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之一,我國鐵路建設行業發展迅猛,鐵路站房等配套設施建設市場繁榮。據粗略統計,目前鐵路站房建筑市場中預應力技術應用率已達20%以上,且在未來這一比例仍將有所提升。
北京建工院作為國內預應力技術領域內龍頭企業之一,自1988年至今,已累積完成各種預應力工程1000余項,不論是建筑技術、工程質量還是服務水平均贏得社會和市場的廣泛好評和認可,行業優勢明顯。2005年北京南站改擴建工程啟動,建工院憑借自身雄厚的綜合實力、合理的綜合造價以及領先的行業地位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承攬到該項目,并順利打開鐵路站房建設市場。目前站房建設已占據建工院預應力所業務總量的比例達到30%,成為該所重要的業務支撐和來源。
相比一般基礎設施建設而言,鐵路站房建設具有任務急、體量大、質量和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為應對鐵路站房建設的特殊要求、保障空間結構受力合理、提高建筑材料使用率、提升建筑整體性能,該院在參與站房建設過程中除增加了大量地人力、財力和物力(僅2010年張拉、吊裝等設備投入增加100多萬)投入外;還積極參與站房前期設計,幫助設計院、鋼結構公司和土建公司對工程進行受力分析、制定技術方案和論證,并與他們形成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這也為今后項目承攬更多地站房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歷數建工院近年來承接到得鐵路站房工程項目,從規模到技術含量都比較高、工程難度也比較大,應用到的預應力技術涉及預應力鋼結構技術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等。以廣州南站為例,該車站主要采用大跨度張弦梁結構,上弦為平面桁架鋼梁,下弦為單根或多根高強度的拉索構成,應設計方要求,工作人員特針對雨棚張弦梁上的結點進行防腐抗滑處理,通過去掉拉索上部分外皮、涂抹特定材料等方式使結點位置不會隨撐桿受力而發生移動,這一技術方式得到鐵道部高度認可,并在今后工程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廣和示范意義。同采用預應力鋼結構技術的還有福州南站,其預應力鋼結構主要分為無站臺柱雨棚和東西站房坡屋面兩部分,其中東西站方坡屋面跨度長達60米,無法一次完成張拉,工作人員快速轉變思路而采取高空拼接累積滑移的施工方法,即在地面完成70%的張拉,再實施空中作業完成剩余張拉任務,工程難度大,技術復雜。與上述工程項目不同,石家莊火車站是建研院自涉足鐵路站房市場至今承攬到得另一重點工程,該車站則主要以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為主,整個工程預計消耗混凝土達2000噸以上,目前施工已進入高峰時期。由于該工程站房建筑總寬度204.9m,建筑進深491m,且預應力梁均為多跨連續梁,需分段張拉和錨固,為解決施工中預應力搭接張拉端節點處理的難題,工作人員分別采用梁側加腋、緩粘結和板面張拉的處理方法,施工效果非常理想。
如今我國鐵路建設已從高速發展階段步入平穩發展階段,乘著國家鐵路建設的春風,建工院這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也迎來了一個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從北京南站到剛開始施工的青島火車站,北京建工院在鐵路站房建設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和活躍,鐵路站房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又一穩定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