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求賢若渴”來形容三一對高素質人才的期盼,絲毫也不夸張,尤其是在經濟由2008年底的底谷逐步攀升的一個特殊而敏感的時期。一邊是企業銷售大幅增長帶來的人手短缺與企業迎接新一輪發展人才儲備的需要,另一邊是適用性人才的緊缺,兩者之間的尷尬如何化解,人才與發展的共贏如何實現?
■發展離不開人才
9月5日,盡管是周末,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院內卻是人潮涌動,不少人圍在大樓左側一張三一的人員需求表格前,研究著適合自己的崗位。
記者注意到,此次三一的專場招聘會,提供了包括三一集團總部、泵送事業部、路機事業部、三一國際和上海三一科技在內的財務、IT、基建、研發、營銷、技工等1000多個崗位。
三一在這個時候大規模招聘,顯然是底氣十足的表現,而三一2009年的招聘還遠不止此。元月份的春節招聘,三一從近萬應聘者中挑選了200多名優秀人才。此后,三一泵送、起重機事業部專場招聘會,城市巡回招聘,共錄取優秀人才400多名。三一人力資源總部招聘部長鄧偉表示,三一逆勢招人,是發展的需要。
一直以來,三一就十分重視人才,即使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寒意最濃的時候,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也語氣堅定:“員工是三一真正的財富。”因此,三一堅持“不裁員”,通過“穩員增效”來轉化危機。能有如此魄力,也是因為三一領導人透過經濟危機的迷霧看到了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曙光。
2008年下半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三一對外招聘相對收縮,人員需求主要是通過內部提升與內部調動來實現和滿足。2009年,國家四萬億投資效果日益顯現,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受益者,三一率先走出U型經濟底谷。今年3—8月份,三一混凝土機械產品連續6個月單月銷售超過10億元,創歷史新高。三一攪拌設備截止8月底,實現銷售近10億,完成了全年利潤計劃。上半年,三一港口正面吊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30%,履帶起重機較上年增長66%,旋挖鉆機市場占有率達到50%。種種數據顯示,三一各事業部、各子公司的銷售大幅回升,快速發展帶來大量人員的需求。9月5日的專場招聘會上,泵送事業部焊工招聘計劃就達200多人。
人力資源總部還表示,由于三一產業園規劃進一步清晰,新產業園的建立,三一需要儲備大量人才。比如,今年下半年,三一起重機事業部將整體搬遷至寧鄉產業園,一個更大規模的事業部,需要充實從管理、銷售到生產的人員體系。另一方面,由于開拓新的領域、開展新的業務,三一也需要招聘一批優秀人才。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國際銷售受阻,但三一國際人才的招聘卻有增無減。在三一的外籍面孔也逐漸增多。“三一審時度勢,調整國際化策略,進一步細分國際化市場,這需要更多優秀國際人才的加盟。”相關招聘人員說。
“危機帶給三一新一輪發展的機遇,發展中的三一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三一人力資源總部總監張科說。
■人才現狀難以滿足發展需求
9月5日的專場招聘會上,在2000多名應聘者中,三一經過嚴格考核與層層篩選,最終發出了200多張通關卡,這與1000多的崗位需求相比,錄用比率似乎有些低。“虛席以待的崗位多、求職者眾,能相互適配者卻十分少。”這一人才與發展的矛盾,是企業的一種擔憂。
“精通多國語言,同時又深諳管理的國際人才千金難覓,SAP人才難得”是三一招聘部門的感慨之一。
企業要人,但又找不到合適的,如何是好?
在社會招聘有限的情況下,三一開始嘗試拓寬“校招”路徑,同時主打“自主培養,內部提升”的王牌。
10月份,三一啟動的校園招聘將進入全國14城的28所院校。另外,三一啟動的暑期實習活動也取得成效。2008年,三一招收了中南大學與湖南大學的暑期實習生,今年暑期實習活動擴展到武漢的武漢大學、武漢理工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參加今年暑期實習的大學生絕大部分表示畢業后愿意來三一工作。據鄧偉介紹,三一曾兩次獲得“大學生最佳雇主獎”。大學生群體充滿創造性,學習能力、可塑性強,為三一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無論是慕名前來的應聘者還是進入三一的員工都告訴記者,選擇三一,是因為三一本科生3000元、研究生6000元的起薪與福利待遇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看中三一品牌和利于個人發展的平臺。而培訓,被認為是三一人最大的福利,也是企業自主培養人才的孵化器。
■自主培訓孵化人才
“培訓是為了幫助員工成長同時實現企業的高效運營”。兩次獲評“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三一在人才培養機制上的創新可圈可點。
苦練內功是金融危機下眾多企業的選擇,三一也不例外。三一加強內部管理,在提升研發、服務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打造制造的核心競爭力,與之相配套的培訓相繼推出。據人力資源總部內訓部人員介紹,今年是三一的培訓年,盡管公司嚴格控制各項成本費用,但仍保證了培訓投入的寬裕。今年的培訓力度最大,領導最為重視。
除新員工的入司培訓、崗前培訓、干部培訓等常規性培訓外,今年三一將培訓的重點放在領導力、員工素質提升、專業技能提升等方面,其中突出了科學管理原理與精益制造的內容。而三一通過做項目自主培養出來的SAP人才,無疑將是這個領域十分走俏、吃香的。
另外,據人力資源總部組織規劃部統計,今年,60多名員工被送往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福州大學讀工程碩士,近10名高管被送讀國家會計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EMBA,16名生產管理人員被送往日本研修,另外,30多名班組長將被送讀中南大學,送讀員工都是帶薪學習。同時,一批三一培養的自家經理人成長起來。
發展的快車道上,三一員工已由2008年的28000多人增加至當前的30000多人,且相關人員招聘仍在進行。為了實現世界500強的目標,三一各事業部、子公司也緊鑼密鼓地醞釀公司的3年人才戰略規劃。
張科表示,進入三一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人才,經過三一這座煉鋼爐不斷成長提升,百煉成鋼的佼佼者將是三一的又一品牌。而從三一走出去的人才,開始新的職業生涯時,也將因三一經歷而升值。這也將形成董事長梁穩根所說的“三一人才陽澄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