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建筑業大洗牌,施工單位好日子來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住建部 山東住建廳 基建通
核心提示:跨資質+跨類別+打破地區壟斷/壁壘這幾記重拳正中建筑業改革的命門,對建筑業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對于激活建筑市場、為優秀的、誠信的、有實力的建筑企業清除了障礙,也為其發展壯大添加了活力!所以守誠信、不拖欠民工工資、注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建筑企業,你們的春天來了...

01


山東建筑業資質改革大幕拉開


繼山東省第一個下發高速鐵路建設意見后,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聯合發文,就《調整部分建筑業企業資質承攬業務范圍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意見主要點如下:


信用評級一等、項目管理班子人員達標且專業配套、能提供足額擔保的總承包企業,允許承接資質類別內上一等級的工程項目。


具有市政公用和公路工程、水利水電和港口與航道工程其中一項資質的一級及以上總承包企業,能夠提供足額擔保且項目負責人具有相應業績的,可以在市政公用和公路工程之間、水利水電和港口與航道工程之間,互跨專業承接同等級業務。


允許總承包企業承接總承包資質范圍內的所有專業承包工程;建設單位對施工總承包范圍內且不高于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的專業承包工程,不得另行發包,也不得強制要求總承包企業分包。


對具備相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參與政府主導的重大建設項目,不得設置初始業績門檻;但應要求項目負責人具備相應資格條件、具有同類別同等級(或以上)工程的有效業績,并將個人業績與企業業績同等對待。


對跨資質類別、等級承接工程項目,發生違法違規問題,或工程進度、質量安全、造價控制不能滿足承發包合同約定的,要及時責令整改、撤換,取消相關建筑業企業跨資質等級、類別承攬業務資格,并依法依規作出處理。


建筑企業可以跨資質、跨類別承攬項目山東不是第一個,早在2018年江蘇省、河南省、廣東省等陸續就已經開始實行。此次在山東鋪開,相當于是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我們都知道,在工程領域,資質是敲門磚,沒有相應的資質你就承接不了相應的工程。所以建筑企業一般也不能跨資質或者是跨等級去承接建筑工程。但是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提倡淡化資質,不少地方也出臺了資質改革辦法,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幾個省,其他一些省份也正在醞釀和后續跟進。


02


淡化資質后看重“信用+技術能力”


之前我們談淡化資質的時候,很多粉絲很關心,資質淡化了之后,那以什么標準來代替呢?


從前面幾個省的文件均可以看出代替的標準就是更看重施工單位的信用、專業技術能力、履約擔保要求、項目負責人等條件。


篇幅有限,我就選大家最關心的,也是該通知放在第一位的:


信用要求


1.本年度或上一年度在本資質(專業)類別內企業信用評價等級為第一等次。


2.近3年承建的工程項目未發生過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事故。


3.未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4.近3年無建筑市場不良信用信息。


從這可以看出,對于施工單位的信用評級、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是否有過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涉及到信用的問題考察是核心。也就是說未來的建筑市場,將越來越重視企業的信譽和真實的技術能力,沒有良好信用的企業,你根本承接不到工程項目。而對于一紙資質則進一步弱化,這也顯示了我國建筑市場的改革在逐步深化和接地氣。


那么除了這關鍵性的一步,2018年同樣有一個更為關鍵性動真格的舉措。


03


堅決打破區域市場壁壘


2018年3月20日,住建部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建筑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監督管理專項檢查的通知》,通知要求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擅自設置任何審批、備案事項,或者告知條件;


收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任何費用或保證金等;


要求外地企業在本地區注冊設立獨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強制扣押外地企業和人員的相關證照資料;


要求外地企業注冊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相關證明;


將資質資格等級作為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承攬業務的條件;


以本地區承攬工程業績、本地區獲獎情況作為企業進入本地市場條件;


要求企業法定代表人到場開標/辦理入省(市)手續。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就開始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清理廢除妨礙構建統一開放建筑市場體系的規定和做法。營造良好建筑市場環境,促進企業自由流動,推動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比如2017年9月6日,住建部、國家稅務總局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行業營改增試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堅決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任何地區和單位不得違法限制或排斥本地區以外的建筑企業參加工程項目投標,嚴禁強制或變相要求外地建筑企業在本地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


根據文件的規定,如果發現某個地區強行設置市場進入壁壘,強制或變相要求外地建筑企業在本地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施工單位可以向上一級的城鄉建設廳(局)舉報。


也許光看上面的這些官方性的文字你可能感受不深,我舉個實實在在的例子來分析:


要求法定代表人到開標現場


有些地區招標的時候,會要求投標單位的法人到開標現場,其給出的理由是為了考察企業的實力、對開標的重視程度、同時防止掛靠串標圍標等。對于這個理由我覺得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為什么?如果是考察企業實力,投標的時候已經提交相關的資料了,你光叫法定代表人到現場又能看出什么實力呢?


如果是為了防止掛靠串標圍標等,那作用也不大。因為如果別人真心要掛靠之類的,早就已經提前溝通好了。而叫法定代表人到場無非就是增加一點差旅費成本而已,起不到實質性的效果。


但是話說回來了,這樣做的害處在哪?對于本地企業無所謂,而對于外地投標企業是極大的不公。你想,一些外地大企業,每天都要同時開好幾個標,而法定代表人只有一個,你叫人家怎么到場,人家又沒有分身術。因此有些人就懷疑了,你這個到底是地區保護還是真的為招投標公平而考慮?


案例很多,我們不一一列舉。同樣的為了防止有些地區故意以過往業績做為門檻,這次山東的意見里特意提到了一點就是:在選擇施工單位時,對企業業績和項目負責人業績按照同一標準考察、審核、評定,不得要求跨專業承接同等級業務的單位提交企業初始業績。


04


資質淡化,為何很多企業還在申請?


這是我們在談資質淡化/資質合并的時候,粉絲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們在此做一個系統性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資質淡化/合并有個過程,從山東、江蘇等幾個省的資質淡化舉措來看,是先易后難的一個過程。就是這些可以跨資質、跨等級承攬的項目都是非高難度的工程,或者說核心競爭力不是很強的領域。


2、雖然淡化資質,但是有的地方招投標過程還未完全這樣執行。比如我們之前談過的園林資質、物業資質,雖然取消了,但是很多地方還是以資質作為篩選條件,因為后續的跟進政策暫時還未完善到位。


3、隨著時間的積累,建筑企業各方面的實力(資金、業績、人員)都在不斷增長,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只要夠條件都會去申請資質的,而不會讓業績在那里睡大覺的。


4、很多建筑企業也都知道國家在慢慢淡化資質,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即使將來哪天資質取消了,企業的競爭力、品牌效應還是在那擺著的。所以不管資質淡化/取消與否,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都沒什么影響,何況現在資質優勢仍然非常明顯。


跨資質+跨類別+打破地區壟斷/壁壘這幾記重拳正中建筑業改革的命門,對建筑業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對于激活建筑市場、為優秀的、誠信的、有實力的建筑企業清除了障礙,也為其發展壯大添加了活力!


所以守誠信、不拖欠民工工資、注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建筑企業,你們的春天來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舒兰市| 云林县| 太保市| 五家渠市| 弥渡县| 仙游县| 廊坊市| 犍为县| 应用必备| 嘉祥县| 巴林左旗| 富宁县| 邢台市| 盘山县| 定远县| 陆良县| 丰宁| 南宁市| 揭阳市| 丽江市| 区。| 报价| 体育| 故城县| 卢湾区| 万年县| 武平县| 宜春市| 罗源县| 白沙| 札达县| 博白县| 潮安县| 沁水县| 祥云县| 白城市| 无极县| 湘潭县| 林甸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