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南京市建委獲悉,2019年裝配式建筑推進實現“開門紅”,截至2月底,13個項目通過評審,地上建筑面積達103萬平方米,即將開工建設。今年全年新開工建筑面積中,最少25%要實現裝配式建造。
這13個項目包括社區中心、中小學、安置房等,整體預制裝配率普遍在50%以上。如江浦高級中學新建綜合體藝大樓、3號教學樓,為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使用預制樓梯、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墻板、裝配式吊頂、欄桿等,總體預制率37.1%,預制裝配率53.5%。
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均為工廠加工,運輸到現場進行拼接,不僅省時、省力,還減少了揚塵發生。材料本身也具有環保性,如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墻板,為多氣孔混凝土制品,比重僅為普通混凝土的1/4,大大降低了墻體自重。而且這種墻板還能吸音隔音、保溫隔熱,提高了建筑的綠色節能性。
南京市市在全國較早嘗試裝配式建筑,2016年江寧上坊保障房項目是全國首個全預制住宅樓。2017年我市入選全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當年裝配式建筑比例就占到了新開工建筑面積的15%以上。
按照《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要達到30%以上。為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我市不僅在土地出讓中就有明確要求,而且加大政策鼓勵力度,只要采用裝配式建筑達到相關指標要求的項目,地面以上規劃總建筑面積的2%將免收土地出讓金。
多方發力效果顯著,截至2018年底,我市土地出讓條件中已明確裝配式建筑指標要求的地塊有162幅,規劃地上總建筑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全市已采用裝配式建筑項目122個,其中2018年新開工52個,建筑面積占所有新開工建筑面積比例為22.3%,超額完成省定目標。
據悉,今年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570萬平方米,在全年開工建筑面積中占比將達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