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經濟危機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國內4萬億投資的積極拉動下,以及金融、財政等相關部門給予行業企業發展的支持,工程機械行業前景依舊美好。”今天下午,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接受記者采訪時,顯得信心十足。
2008年中聯重科各項經營數據實現了逆勢增長,這得益于公司積極應對危機,強化內部管理、壓縮開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中聯重科化危為機,實現重組并購等低成本擴張,去年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華泰重工、湖南車橋廠等企業,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條,在國外并購了意大利工程機械CIFA公司,國際化戰略邁出關鍵一步。說2008是中聯重科的并購之年并不為過。
目前,中聯重科實施的戰略是裂變加聚變的發展戰略,這種國際化的進程不僅僅限于國際化的并購,包括上下游產業鏈的緊密合作,產品、技術進行國際間的聯合。對于國外并購還是國內并購好,是基于對于并購對象全面的衡量,對中聯重科自身發展的戰略需要。其中一個是全球化,一個是專業化,收購CIFA公司是中聯重科國際化的需要,收購湖南車橋是上下產業鏈的需要。2009年中聯的目標是把已經成為中聯旗下的企業迅速做好做強。
張建國認為,雖然金融危機對企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事物總是有正反兩個方面,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金融危機加速了中聯重科對cifa并購之后的融合,加快了協同效應的顯現!整合一個國外企業,需要相當的時間去融合,但這次金融危機,迫使企業“抱團取暖”,加快了雙方之間管理、技術研發、生產、采購等方面的協調運作,與CIFA實現各類資源共享。
工程機械產業是一般性競爭的制造業,有別于有色與冶金,帶動作用比較強。而且一個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可以有很多配套企業,對湖南經濟能起到帶動性作用,也是當前省內最強的支柱性產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快速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多數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面臨需求萎縮、庫存高企和資金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危機對中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出口方面,雖然金融危機在去年四季度對公司造成了一定沖擊,企業正在過冬天,但公司還是基本完成了年初所訂的計劃。
目前中聯在包括亞洲、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多個地區設有銷售與服務網點,并制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銷售與服務市場策略。到2010年,中聯重科將建35個海外分公司、辦事處,160個海外維修服務站,以滿足企業國際化發展的要求。
張建國說,隨著經濟減速預期的加強,政府及市場參與各方均在努力出臺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身處機械和設備制造行業的中聯重科將多重受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量增加對機械的需求;即將實施的增值稅轉型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減稅效應;而提高出口退稅率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更是如此。其中,國家加大基礎建設的4萬億投資政策,無疑是重大利好政策。
在2008年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車轎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等后,中聯重科已經成為“全系列的工程機械產品供應商”,這將為公司在今后幾年的國家投資政策中享受到更全面的受益。比如鐵路建設項目,中聯的主打產品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等將大有可為。另外在災區重建項目上,中聯更是全系列產品受益。
預計,2009年中聯重科將實現持續穩健增長。
2008年中聯重科各項經營數據實現了逆勢增長,這得益于公司積極應對危機,強化內部管理、壓縮開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中聯重科化危為機,實現重組并購等低成本擴張,去年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華泰重工、湖南車橋廠等企業,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條,在國外并購了意大利工程機械CIFA公司,國際化戰略邁出關鍵一步。說2008是中聯重科的并購之年并不為過。
目前,中聯重科實施的戰略是裂變加聚變的發展戰略,這種國際化的進程不僅僅限于國際化的并購,包括上下游產業鏈的緊密合作,產品、技術進行國際間的聯合。對于國外并購還是國內并購好,是基于對于并購對象全面的衡量,對中聯重科自身發展的戰略需要。其中一個是全球化,一個是專業化,收購CIFA公司是中聯重科國際化的需要,收購湖南車橋是上下產業鏈的需要。2009年中聯的目標是把已經成為中聯旗下的企業迅速做好做強。
張建國認為,雖然金融危機對企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事物總是有正反兩個方面,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金融危機加速了中聯重科對cifa并購之后的融合,加快了協同效應的顯現!整合一個國外企業,需要相當的時間去融合,但這次金融危機,迫使企業“抱團取暖”,加快了雙方之間管理、技術研發、生產、采購等方面的協調運作,與CIFA實現各類資源共享。
工程機械產業是一般性競爭的制造業,有別于有色與冶金,帶動作用比較強。而且一個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可以有很多配套企業,對湖南經濟能起到帶動性作用,也是當前省內最強的支柱性產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快速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多數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面臨需求萎縮、庫存高企和資金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危機對中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出口方面,雖然金融危機在去年四季度對公司造成了一定沖擊,企業正在過冬天,但公司還是基本完成了年初所訂的計劃。
目前中聯在包括亞洲、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多個地區設有銷售與服務網點,并制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銷售與服務市場策略。到2010年,中聯重科將建35個海外分公司、辦事處,160個海外維修服務站,以滿足企業國際化發展的要求。
張建國說,隨著經濟減速預期的加強,政府及市場參與各方均在努力出臺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身處機械和設備制造行業的中聯重科將多重受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量增加對機械的需求;即將實施的增值稅轉型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減稅效應;而提高出口退稅率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更是如此。其中,國家加大基礎建設的4萬億投資政策,無疑是重大利好政策。
在2008年先后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車轎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等后,中聯重科已經成為“全系列的工程機械產品供應商”,這將為公司在今后幾年的國家投資政策中享受到更全面的受益。比如鐵路建設項目,中聯的主打產品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等將大有可為。另外在災區重建項目上,中聯更是全系列產品受益。
預計,2009年中聯重科將實現持續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