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業正在迅猛增長。
一個正在湖北省監利縣做工的農民工告訴記者,目前建筑工地普遍缺人,一個普通工人每天的工錢可達到200多元,小工每天100多元。
普通工主要從事砌墻等工作,小工主要從事搬運等。缺人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愿意在工地打工,而老年人又干不了。
他這么說不無道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5月建筑業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企業生產活動比較活躍。5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4%,雖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從勞動力需求看,5月建筑業從業人員指數為52.4%,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上升0.5和2.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建筑業企業用工量繼續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建筑業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是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快速增長。
但是對建筑業也有不利因素。比如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增速有可能會逐漸下降。“總的來說,結合目前的投資狀況,建筑業應該能夠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建筑業連續9個月高位擴張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隨著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領域投資力度的加大,建筑業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企業生產活動比較活躍。
從市場預期看,2017年5月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5.8%,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企業對未來行業發展保持樂觀態度。這與房地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數據相吻合。數據顯示,2017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7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的7.2%增速。
1-4月全國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9789億元,同比增長23.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但是高于去年同期的19%的增速。
上述湖北監利的農民工告訴記者,現在到處都是建筑工地,到處都缺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建筑業新訂單指數為54.1%,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建筑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8.4%,比上月上升5.6個百分點。建筑業銷售價格指數為52.9%,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上述建筑分項指數均超過50%反映出該行業整體上處于擴張狀態。但是建筑業增加值增速并不算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建筑業創造增加值是8361億元,名義增長了12.4%,但是實際同比增速為5.3%,高于金融業的4.4%,但不如房地產業的8.7%、工業的6.5%,住宿餐飲業的7.4%。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研究主管章俊認為,一季度建筑行業發展很快,但是實際增速不高,這說明建筑行業成本上升得比較快,特別是原材料成本,以及用工的成本都在上升。
從目前來看,房地產投資沒有受到房地產調控太多的影響,另外整個基建投資規模還比較平穩。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概率比較大,另外基建高速擴張可能會受到資金方面的影響,整個建筑行業未來增速可能會放慢。
“實體經濟和政策層面的影響會體現在建筑業上, 未來整體應該會溫和回落。”章俊說。
“鐵公基”增長潛力仍較大
為什么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和商務活動指數較高?這與鐵路、公路和機場投資加快有關。
交通部公布的數字顯示,1至4月份,公路建設完成投資4623億元,同比增長33.1%,新改建農村公路5.1萬公里,完成全年20萬公里任務目標的25.5%。
另據發改委數據顯示,1-4月民航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5億元,同比增長17.5%。1-4月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44億元,同比增長3.5%。城市軌道交通的增速尤為顯眼。中國軌道交通網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完成501.01億元,同比增長了523.22%。
石家莊鐵道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原副院長牛學勤告訴記者,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和全國的高鐵、普通鐵路建設不一樣,前者投資主體是各地城市,民營企業也可以進行投資,而高鐵和普通鐵路投資主體是鐵路總公司,一般按計劃進行。
盡管地鐵建設資金需求大、周期長,但是對于解決交通擁堵作用意義大,所以各地投資增長都比較快,未來若干年仍會加快投資。
據官方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3.4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倍。不過,“鐵公基”未來投資增長空間仍不小。
據國務院今年年初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中國交通運輸總投資將會達到15萬億,其中鐵路固定投資3.5萬億,公路7.8萬億,民航6500億,水運5000億。
從具體規劃的數量看,“十三五”時期鐵路、公路、軌道交通里程和民用機場數量將分別達到15萬公里、500萬公里、6000公里和260個,同比分別增長15%、9.17%、81.8%和25.6%,其中軌道交通里程增速尤為明顯。
5月25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2017年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表示,預計到2020年,高速鐵路將覆蓋中國80%以上的百萬人口城市,鐵路、高速公路和民航運輸機場將基本覆蓋常住人口20萬以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