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建商砼技術中心躋身“國家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2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建商砼
核心提示:3月28日上午,國內預拌混凝土行業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商砼)正式掛牌,這是中國建筑獲得的第二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稱號。

3月28日上午,國內預拌混凝土行業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商砼)正式掛牌,這是中國建筑獲得的第二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稱號。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揭牌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作為國家級科研技術平臺,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入選門檻高、認定工作嚴格,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委共同評審確認。對國民經濟主要產業中技術創新能力強、業績顯著、在行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予以認定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以鼓勵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國家發改委發布2016年(第23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中建商砼技術中心位列其中。這是該公司繼“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后,首次躋身“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行列。


被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后,中建商砼技術中心將享受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還可根據有關政策爭取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等專項資金支持,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007年9月,中建商砼技術中心成立,開啟混凝土關鍵技術的研究。目前,技術中心下屬高性能混凝土、化學建材、海洋工程和科技情報等四大研究所,持續開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特種混凝土、海工混凝土、化學外加劑、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研究應用。


成立至今,技術中心共獲得100余項國家專利;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0余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2項國家級工法、10余項省部級以上工法。先后獲授中建總公司“中國建筑混凝土技術中心”,湖北省發改委“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科技廳“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朱凱 吳媛媛)


背景材料一:


綠色生產引領發展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綠色生產開展情況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


中建商砼成立于2008年,脫胎于中建三局總承包混凝土供應站和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分別成立于1995年和2004年),是中國建筑旗下唯一混凝土業務平臺——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子公司。公司是以生產預拌混凝土為主,專業化、多產業、跨區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技術研發-資源-加工-銷售-服務”完整產業鏈條。


綠色發展之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唯一途徑,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也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予以強調。中建商砼在成立之初便確立了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并在預拌混凝土生產綠色化工作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與探索。公司的10年綠色發展之路,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綠色生產,揚帆起航


1996年,公司就率先在武漢推廣大摻量粉煤灰綜合利用。2002年,公司聯合清華大學開展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科技研發工作,推廣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發展。2007年,成立公司技術中心,開展綠色高性能混凝技術科技研發。2008年,中建商砼開展了國家綠色生產示范基地的申報工作,并組織開展《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術》等課題的技術攻關,以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廠區建設最優化三大原則為指導,從預拌混凝土生產的選材、設計、生產、供應、產品等5大環節的綠色化提升技術開展研究。


一是提升預拌混凝土在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能力,在充分利用粉煤灰、礦粉、磷渣等工業廢棄物作礦物摻合料的同時,利用機制砂、石屑代替天然砂,以尾礦石、再生骨料代替部分粗集料,減少對天然礦產資源的消耗。


二是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體系,依托公司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質量管理體系,確立了以耐久性為導向的產品設計理念,持續開展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相關技術研發,有效延長了服役壽命,高性能混凝土、高強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自養護混凝土等多種技術在全國各類大型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三是推進生產過程的節能環保,公司總結出 “環保建站模式”,打造花園式環境友好型混凝土供應站,通過隔音系統與除塵、水循環利用及雨水收集、生產過程廢棄物回收利用三大系統建設,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和排放。同時,聯合生產設備供應廠商開發出矢量變頻控制系統,根據實際生產狀況編制節電控制軟件,智能控制皮帶運輸機和攪拌機的運轉速度,大幅降低耗電量。


四是降低產品供應環節能耗,通過GPS網絡通信和遠程視頻監控等手段,構建統一的生產和調度平臺,實現車輛科學、高效調度運行,提高了設備利用率。自主研發出高分子潤管劑代替傳統砂漿,水泥、砂、外加劑等原材料使用量大大降低。


五是提升預拌混凝土綠色化水平,公司制訂了預拌混凝土環境標志產品管理體系,對原材料環境指標、混凝土成品環境指標等提出了嚴格的企業內控要求,并于2010年通過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成為華中地區首家通過國家環保總局十環環境認證的企業。建立了混凝土生產全過程碳排放管理體系,在參考相關碳排放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單方混凝土碳排放計算公式,從而實現全過程監控并降低碳排放。


運用綠色生產集成技術,實現了從“設計—建站—生產—運輸”全過程的環保清潔生產,以龍潭站為例,2009年全年減少工業廢渣排放量7.36萬噸,減少開采天然砂46萬噸,單方混凝土碳排放量較常規減少碳排放16.4%。2009年,公司技術中心被授牌成為“中國建筑混凝土技術中心”,2010年,被授牌成為“湖北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第二階段:綠色生產,持續推進


在《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術》科技成果的基礎上,公司于2011年制訂了《十二五綠色生產實施綱要》,確立了“十二五”期間公司綠色生產工作推進實施綱要,明確了綠色混凝土生產體系持續運行、建站標準符合綠色要求等綠色生產相關目標,并提出在各區域建立至少一座國內領先的標桿站點的具體目標。


隨后,公司《花園式廠站實施細則》、《綠色生產星級攪拌站管理辦法》、《生產廢水回收處理管理規定》、《攪拌站標準明朗化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綠色生產管理相關的企業內部管理辦法也相繼出臺,為綠色生產的實施與評價提供了標準基礎,形成了攪拌站標準化單元設計、建造規范圖集,芙蓉北站、西青站、青山站等多座現代化環保型攪拌站也相繼落成,切實推進了公司綠色生產相關工作,也為綠色生產工作的持續開展和效果提升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借鑒。


在積極推動公司內部綠色生產工作的同時,公司還積極為行業綠色發展建言獻策。公司聯合武漢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武漢大學開展了《武漢市預拌商品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定(試行)》的編制、宣貫工作,并于2014年8月1日開始實施;作為參編單位參與了《JGJ/T 328-2014 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的編制工作,并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在規程的指導下,公司對《綠色生產星級攪拌站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制度更加完善的對攪拌站綠色生產的硬件設施34項內容提出明確要求,并且制定了包含112個評分點的綠色生產評價體系,定期對攪拌站綠色生產進行系統性評價,利用“三同時思想”從基建、技術、生產和經營等全方位實施綠色生產管理。


同年,公司還參與編寫了《超長無縫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指南》、《混凝土產品生命周期環境友好性評價規范》等標準。公司所屬4家攪拌站獲“2014年全國預拌混凝土綠色清潔生產示范企業”、2家攪拌站通過“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10月,公司被認定為湖北省“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提供了重要平臺,進一步夯實了綠色生產的平臺保障。


第三階段:綠色生產,內涵提升


《JGJ/T 328-2014 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和《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為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的評價奠定了制度基礎,湖北省住建廳、省經信委制定了《湖北省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實施細則(試行)》、《湖北省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實施細則(試行)》,強調了行業綠色發展需滿足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環境保護的“四節一環保”要求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綠色建材 “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的特征屬性。


在上述技術規程與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指導下,公司進一步針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特點,對綠色生產的內涵進行了凝練與提升,優化、確定了以“五大小組、三大中心”為核心的綠色生產工作推進頂層設計,從策劃、生產、產品、損耗和基建等五個方面為場站建設、運營提供專業支撐,同時以公司總部搬遷和粉磨站生產線轉型升級為契機,著力打造綠色監控中心、綠色消納中心和綠色科技中心三大協同中心,為綠色生產日常監督管理、攪拌站固廢消納利用、綠色產品制造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2015年,公司召開了“首屆混凝土綠色發展論壇”,從科技、生產、物資等多業務領域暢想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發展之路,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公司青山站、長通站兩家單位被授予“2015年全國預拌混凝土綠色清潔生產示范企業”稱號,公司被認定為武漢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公司參與國家標準《防輻射混凝土》、地方標準《粒化高爐礦渣粉在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地方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防水工程技術規程》的編制。


2016年,公司又召開“第二屆混凝土綠色發展論壇”,邀請行業專家、政府主管部門與公司領導圍繞新型城市建設與海綿城市建設中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開展研討。公司運營監控中心、技術中心成功投入使用,粉磨生產線成功實現從生產礦粉向固體廢棄物集中消納、清潔生產功能的轉型,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三大中心打造初步完成。參與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防輻射混凝土》,地方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程》、《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測標準》、《安徽省混凝土用破碎卵石質量標準規范》的編制,推動新型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


2017年,召開公司綠色生產工作會議,發布了《2017年綠色生產行動方案》,進一步深化推進公司綠色生產工作;與中建三局二公司就江夏區金夾山建渣資源化利用項目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建渣資源化工作產業化落地。


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發展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踐行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的客觀要求。在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發展已經有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離我們的總體目標還存在明顯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中建商砼作為行業的一員,愿在行業綠色發展之路前進過程中作出更多有益探索,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共享成果,做行業綠色發展的探索者和引路人。


背景材料二:


湖北省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行動”

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上午好!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明確綠色發展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是新常態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4年,中國住建部、工信部發布《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成為我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統一的標準,2016年又發布《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北京、江蘇、福建等先后發布省級《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辦法》,經過第三方評價對一些綠色生產不達標的企業強制退出。預拌混凝土作為綠色建材中的重要元素,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生產綠色優質產品,把綠色生產放在企業生存發展的“紅線”上高度重視;我們更要全力支持和擁護國家的環保舉措,把綠色生產變成自覺行動、一致理念。為此,我倡議:


1.自覺學習改進和提升軟硬件水平。主動組織全體員工培訓學習、宣貫執行國家《清潔生產促進法》《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程,牢固樹立綠色生產理念。對照標準知行合一,對攪拌站生產污水、固廢、粉塵、噪音等不達標的基礎設施設備及時整改,明確達標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快構建綠色生產模式,實現企業綠色轉型發展。


2.自覺開展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申報。國家《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管理辦法》,是檢驗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工作的標桿尺、推進器、試金石,我們只有自覺執行,才能向社會展示企業綠色生產的水平、進展、誠意。因此,我們要在學習改進、提升配置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明確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申報工作目標,確保一星級,爭取三星級,進一步贏得企業尊嚴和社會尊重。


3.自覺擔當綠色環保社會責任。從原材料采購、生產、物流運輸,到現場澆筑施工,完善其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和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對違反綠色生產的行為,加強檢查考核,加大獎罰約束,主動向市場、向社會展示企業綠色生產的承諾和成果,并積極開展環保公益項目和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營造綠色生產行業責任擔當的良好環境。


4.自覺誠信經營維護市場秩序。誠信經營,不僅是我們的法律和社會責任,更是生存發展的正確選擇。我們要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定行業誠信經營自律規范,分區域制定嚴格的實施細則;我們要搭建誠信管控平臺,建立誠信獎懲工作機制;我們要推進第三方監督評價平臺建設,對惡意低價競爭、以次充好、綠色生產嚴重不達標的少數企業,推行黑名單或淘汰機制。


5.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我們要健全安全生產、綠色環保、產品質量等制度建設,加強自我監督、檢查整改約束力度,規范司務公開和依法報告信息,嚴格執行綠色生產標準,努力節能降耗、減排降污、提質增效。我們要主動接受政府、社會、市場、媒體的監管監督工作,主動溝通和反饋,促進企業在陽光下可持續發展。


6.自覺推進技術管理創新發展。我們要不斷提升綠色研發、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的高度和格局,不斷加強工作力度和投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進一步將綠色生產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發揮企業輻射帶頭作用,引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履行環保責任,實現社會和行業的良性互動、社會生態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綠色生產,環保事業,功在當代,惠澤千秋。希望預拌混凝土行業的每個企業、每名員工,勇擔使命,增強自律,以珍視綠色生產為企業生命,共同致力于行業綠色、循環、低碳、和諧發展!


倡議人:胡立志

2017年3月28日


(注:胡立志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溆浦县| 呼玛县| 广东省| 平泉县| 宁河县| 阿瓦提县| 安塞县| 芷江| 渝北区| 汶川县| 天峻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康市| 雷州市| 翼城县| 墨竹工卡县| 新干县| 通江县| 乌拉特后旗| 阿城市| 宣城市| 上思县| 黄大仙区| 德昌县| 汉川市| 彭山县| 连州市| 玉山县| 都昌县| 海林市| 南木林县| 聊城市| 淮阳县| 石柱| 青州市| 合阳县| 绥芬河市| 城步| 蒙城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