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頓小鎮是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一家歐式風情樓盤,由高層和聯排別墅組成。在開發商的別墅廣告上,寫有“160平方米享240平方米”、“約150%得房率”的字句,會“變大”的小別墅的確吸引了不少購房者。可9月中旬,正在裝修的部分別墅業主收到了薛家鎮城管辦發出的停工通知書。
昨天(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薛家鎮順園路汽車城西北側的伊頓小鎮。在別墅區,記者看到,不少聯排別墅的北露臺搭了房,少數是鋁合金玻璃陽光房,大部分為混凝土現澆房,很多尚未完工。別墅區中央,有3戶業主違建的半地下室已被拆除,廢墟尚未清理,另外還有不少業主將北花園、南花園的填埋土移除,做成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新建的歐式別墅區為何亂象叢生?
業主王華(化名)向記者講述了經過。王華是本地人,今年5月花130萬元購買了伊頓小鎮一套聯排別墅,建筑面積約160平方米。“買的是現房,銷售人員帶我們參觀樣板房時,一直以160變240推銷,說星空露臺(北露臺)可以封起來變一個房間,前后花園可以變成地下室利用。”王華說,當時他沒有錄音,現在開發商也完全不承認此事。今年6月,王華開始裝修新房,因為樣板房的北露臺是鋁合金玻璃陽光房,他也依樣畫葫蘆,不過在聽了幾個先裝修業主的反饋后,感覺玻璃房有缺陷的他就在北露臺現澆房間,“物業當時還表示,完工后會統一裝飾外墻,以不影響小區外觀。”
至于南北花園移除填埋土建房,王華坦承,樣板房沒有這么做,業主這么做事出有因。有業主因墻體滲漏把花園里的土移除后發現坑里都是水,出于防滲才把原花園做成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消息傳出后,大家紛紛效仿。他家也建了半地下室,面積不到20平方米。王華表示,花園施工是經過物業同意的,他出示了一張上海東渡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具的收據,上面寫著“綠化恢復押金”。不少業主表示,根據開挖面積不同,物業的確收取過1500-3000元不等的綠化恢復押金。王華還說,移除填埋土的施工方甚至也是物業指定的,“價格比外面的貴不少”。
就在別墅區內“施工”如火如荼之時,9月中旬,不少業主都收到了薛家鎮城管辦發出的《限期整改告知書》,分別被告知存在違法建設行為,如開挖地下室和搭建現澆陽光房。根據業主們的統計,別墅區現有48戶業主搭建了陽光房,45戶業主移除填埋土施工。到10月8日,別墅區共有4戶花園改建的地下室被城管部門強制拆除。
王華說,業主們慌了,找物業、開發商要“說法”,雙方開始“打太極”,沒有得到正面答復,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業主最近幾天輪流值班,還用汽車堵住通往別墅區的通道,防止城管的挖掘機進入。“我們愿意配合政府部門進行整改,但開發商的誤導和物業的行為導致我們的損失,誰來承擔?”
在該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經理并不認同業主們的說法。他表示,綠化恢復押金并非是同意開挖地下室的押金,而是防止別墅裝修過程中材料堆放、工人踩踏等行為損壞別墅及公共部位的綠化。此外,對現澆地下室、現澆露臺房,李經理拿出了省、市、區對違法建設管理的相關文件,意指物業絕不會同意此類違法建設行為。
在常州東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伊頓小鎮售樓處,記者亮明身份后,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樣板房只是在北露臺搭了玻璃陽光房,并沒有用混凝土現澆。對于玻璃陽光房是否屬于違建,目前還沒定論。至于說“160平方米享240平方米”,是因為小區南北花園、地下車庫部分、二樓南陽臺和中庭、3樓北露臺和南陽臺都是屬于全贈送或贈送一半的部位,加起來差不多有80平方米。
隨后,記者找到薛家鎮城管辦相關負責人,他表示,根據現有政策法規,混凝土現澆建筑物屬于違法建設。9月中旬接到群眾舉報后,城管辦立即安排人員到小區摸底,對涉及現澆建筑物的,每一戶都上門張貼了通知書。“責令限期自行整改,拒不整改的肯定要拆除。”至于樣板房及少數業主搭建的玻璃陽光房是否屬于違建,鎮里也在向新北區請示,有了具體答復后再依照執行。
該負責人稱,物業是小區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發現小區有違法行為苗頭時,應及時阻止,阻止未果要及時向城管部門匯報。至于業主反映開發商存在誤導及伊頓小鎮物業“同意”開挖地下室導致業主利益受損的情況,他建議業主在掌握證據的情況下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