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工信部舉行“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花落寧波。這意味著“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正式啟動,“中國制造2025”從指導文件轉入具體實施階段。
已有30個城市提出試點申請
據了解,試點示范城市作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舉措之一,此舉將以“解剖麻雀”方式探索新常態下不同類型城市制造業轉型的模式和路徑,帶動實現制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原則上不設具體數量,除寧波外全國目前已有30個城市提出創建試點示范城市申請,工信部目前正在抓緊審核,成熟一個啟動一個。
去年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據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中國制造2025”配套的11個規劃指南,已經有6個發布實施,還有5個正在審批中。同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已經全面實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開展以城市(群)為載體的《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工作是創建有利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系統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調動地方實施主動性和創造性,探索新常態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新路徑,共同推動《中國制造2025》系統落地,并通過示范推廣進而帶動全國其他地區實現制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
試點示范城市怎么試,試什么?抓住自身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實施有針對性的發展是關鍵。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試點示范工作,并非要把《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重點任務和關鍵領域在一個城市全部落地,而是鼓勵和引導試點城市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新型制造業體系、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創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實現錯位發展。此次選擇寧波作為試點城市,就是避免一哄而上,實現精準發力。
新華社秘書長劉正榮表示,新華社以及下屬的中國經濟信息社將參與和支持試點示范工作。新華社將支持中經社充分利用權威的信息資源和渠道、遍布全國的信息網絡、覆蓋全球的經濟信息采集加工體系、完備的產業數據庫、專業的分析師隊伍,為“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提供跟蹤調研、實施效果監測等服務,助力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
工信部將聯合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對試點城市開展跟蹤調研,及時總結試點城市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并進行宣傳和推廣。
目前,各地政府對推進“中國制造2025”均非常積極,從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至今,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山東、陜西、四川、新疆等25個省區市相繼出臺了“行動綱要”或“實施意見”等《中國制造2025》地方性政策,確立了各自未來在“中國制造2025”領域的發展重點和投資側重。此外,哈爾濱、南京、蘇州、東莞等30多個城市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中國制造2025”實施措施。
“中國制造2025”看寧波
在北京聯合召開的“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宣布寧波正式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
寧波市政府代市長唐一軍表示,目前寧波已經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示范城市,下一步將努力做好國家戰略,圍繞打造“一圈三中心”的戰略目標,以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創新為主線,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把建設“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作為推進寧波智能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從而打造、推動寧波制造業率先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轉型升級,真正成為全國一流的制造強市,并努力為《中國制造2025》在全國范圍內加快落實提供典型經驗和示范引領。
作為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寧波一直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去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670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13757億元,位居浙江省首位。
目前,寧波市各類工業主體超過12萬家,規上企業接近8000多家,銷售產值超百億企業15家,超十億企業160家,民營企業數占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的99%。
在產值上,寧波形成了8個超千億的優勢產業集群。目前,寧波市是全國最大的成品油加工基地和國內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全國綜合競爭力較強的先進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全國四大家電生產區之一,還是全球最重要的男裝產地、全國三大服裝產業基地之一,并擁有“中國文具之都”“中國模具之都”“中國注塑機之都”等9個全國唯一的產業品牌稱號。
為更好地服務“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寧波市政府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與目標。核心目標為“打造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制造強市”。
外界普遍認為,隨著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花落寧波,意味著“中國制造2025”正從指導文件轉入具體實施階段。根據以往經驗,寧波以及后續試點示范城市的先進經驗,將在試點結束后在全國進行推廣,這將有助于《中國制造2025》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