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造,混凝土攪拌站原本半封閉的輸送長廊實現了全密封,便于有效降塵
經過整改,廠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混凝土攪拌站出入口安裝了噴淋系統
在南寧全面開展“3個100天”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中,混凝土攪拌站的揚塵治理工作作為重要一環,如今整治進展如何?
連日來,記者跟隨市工信委工作人員回訪這些混凝土攪拌站,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專項整治,大部分混凝土攪拌站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改善,一些企業亮點凸顯。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上旬,全市21個攪拌站已完成整改,13個攪拌站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6月底南寧市將全部完成混凝土攪拌站整改工作。
亮點 高科技助力攪拌站環境升級
廠區里芒果、龍眼、百香果、香蕉等瓜果飄香;環境整潔敞亮,小葉榕、秋楓、橡皮榕等樹木郁郁蔥蔥——如今走進廣西某一整改混凝土有限公司,看到的是令人舒心的場景。
場內道路硬化,出入口設置了車輛沖洗設施,堆場周圍有噴淋設施,堆場做到頂棚及圍欄全覆蓋——回訪中記者看到,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已經嚴格按照《南寧市堆場揚塵污染整治規范》要求,進行設施、環境雙升級。
高科技降塵是該公司的一大亮點。以原料場為例,為解決高架料倉的揚塵問題,該公司專門成立了專項攻關小組,對現場、除塵設備、管路布置等相關因素進行觀察和分析,并對高架料倉進行了改造。
“我們對所有倉口密封處理,并在倉口頂部安裝吸塵罩,原材料卸車時全部在封閉的倉內完成,然后通過皮帶傳輸到生產線,除塵效果十分明顯,有效減少了粉塵排放,還解決了粉塵外溢問題。”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此項技術改造。
不僅廠區內揚塵治理效果顯著,曾經是高污染高耗能的混凝土攪拌站也在走向綠色、節能、循環。廠區的所有生產廢料、廢水,包括洗車水都可以全部進行重新分離、沉淀再回收,分離處理過的砂石作為原材料可以重新回到攪拌樓循環生產使用,經過處理的廢水也可以作為生產用水再次使用,完全實現了生產廢水、廢料“零排放”。
提升 40天完成約300萬元的技改工作
曾經灰塵彌漫的堆場變得整齊干凈;沒有嚴格封閉的生產線傳送帶也實現了“走廊式”密封;揚塵四起的廠區安裝了噴淋設施,實現有效降塵——另一經整改過后的混凝土攪拌站和4月的情況已大不同,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一些老攪拌站通過技改提升,讓舊廠區煥發了新活力。
“這次的揚塵整改工作主要包括料場的密封改造和霧化噴淋裝置的自動化控制、密封輸送長廊的封閉以及攪拌站的水路優化改造等內容,用40天時間完成約300萬元的技改工作。”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對物料堆場、生產線、進出口的全面整改,廠區環境變得更優美更生態。
記者注意到,經過改造后,原本半封閉的輸送長廊實現了全密封,僅有幾扇窗口用于通風,以便有效降塵;安裝于各個堆場上方的霧炮機能夠實現360°作業,對廠區大范圍進行噴淋,進一步達到常態保濕、控塵、抑塵的效果。
負責人稱,除了扎實開展技改工作,他們在整治過程中還堅決抵制超載、超限車輛,從根本解決上物料撒漏等造成的污染。“這次整治對我們企業今后的管理發展和長效機制的建立將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盡管技改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但是對于企業來說是值得的。”他說。
計劃 將對全市攪拌站整改情況進行驗收
堆場揚塵污染重,混凝土攪拌站是造成粉塵等污染的主要場所。南寧市散裝水泥辦主任林華強稱,今年4月至6月,他們對市區內34家混凝土攪拌站進行了專項整治,并督促27家攪拌站對物料堆場進行密閉建設。據統計,截至6月上旬,全市21個攪拌站完成整改,13個攪拌站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6月底可以全部完成。經過集中整治,南寧市攪拌站面貌煥然一新,工作成效顯著。
下一步,市工信委將聯合相關單位,參照《南寧市堆場揚塵污染整治規范》的標準對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堆場進行驗收。根據該規范,將由好到差分1—3級,1級為90分及以上(優秀),2級為70分及以上(合格),3級為70分以下(不合格)。對不合格混凝土攪拌站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整改期限內未完成整改工作的實行停工整改。
記者了解到,市工信委還將評出攪拌站揚塵治理示范點,組織全行業學習推廣。同時建立企業揚塵控制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揚塵治理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