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月陜西多個經濟數據出籠,如何解決經濟下行,成為迫切需要關心的問題。
陜西統計局數字顯示,5月陜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長1.5%,比4月份回落4.5個百分點。該速度為全國倒數第五,僅高于遼寧、上海、山西、云南。
另外據了解,前5個月陜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4.5%,全國倒數第二。
由于地區生產總值(GDP)核算采取生產法(按照產業進行核算),陜西工業增速大幅下滑,反映出其經濟發展明顯放慢。
陜西統計局發布報告認為,該省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原因主要與“能源產品需求進入淡季”,以及“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等政策措施不斷推進”有關。
據悉,陜西5月的原煤、原油和原油加工量,分別同比下降了15.3%、7.1%、38.4%。
陜西是否像山西或者黑龍江一樣,進入經濟大幅放慢的狀態,還待觀察。中國社科院工業所產業布局室主任李曉華指出,下一步陜西需要加快創新的步伐,陜西省不一定要做全行業科技創新中心,在部分領域是可以取得創新突破的。比如現在通用航空放開,陜西飛機行業可以大發展,但前提是體制機制要轉換。
5月份陜西經濟放慢
5月份陜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僅高于2009年1-2月增速0.5個百分點,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次低點。該月的經濟放慢,也體現在投資和消費數據上。
前5個月陜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4.5%,全國倒數第二,僅高于遼寧,比前4個月降低了5個百分點。
在消費領域,5月份,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42.8億元,增長4.9%,增速同比回落2.4個百分點,較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陜西經濟受影響大,還是因為能源比重高,未來要加快促進民間投資落地的步伐,確保投資加快。”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郭衛東指出,陜西目前經濟放慢,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
現在陜西投資放慢,與審批的環節多等諸多因素也有關。下一步要解決很多領域審批環節多的問題,特別是要讓干部有所作為,形成能上能下的機制。
據了解,陜西投資放慢,與房地產、工業投資等放慢有關。
比如1-5月陜西房地產投資增速是-6.5%,比1-4月的-3.8%繼續放緩。在工業投資領域,1-5月,全省工業投資1333.17億元,同比下降11.2%,工業投資增速比1-4月回落6.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5.3%,比1-4月回落0.2個百分點。
陜西信息中心經濟預測專家田靜莉認為,陜西經濟放慢,主要是煤油比重大,非能源比重需要提升。西安經濟稍微好一些,就與西安有一些電子工業等新興產業有關。陜西目前新興產業發展也較快,只是所占的比重太小。
陜西部分新興產業的確發展快,比如1-5月陜西代表高技術產業、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生產形勢良好,初級形態塑料增長31.4%,單晶硅產品同比增長1.8倍,多晶硅增長1.4倍,工業機器人(24.980, 0.07, 0.28%)增長75.8%,新能源汽車增長0.7%、太陽能電池增長60.6%,智能手機增長57.5%,集成電路圓片增長2.5倍,光電子器件增長1.7倍。
能源減產影響明顯
陜西能源比重太大,導致整個經濟被拖累而形勢嚴峻。
一季度,陜西能源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1.3%,去年同期該比重達到48.7%。
這和黑龍江的情況類似。2014年以前,黑龍江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最高為72.9%,最低為53.8%。這導致黑龍江經濟在過去幾年內,因為大慶油田減產及國際油價下滑影響,經濟增速徘徊在全國最末梯隊。
不過,今年5月的情況不一樣。今年黑龍江5月的原油產量為306.4萬噸,比上一年的329.4萬噸,約減少了10%。但是黑龍江的原油加工量達到138.0萬噸,相比去年同期的142.7萬噸,變化不是很大。
陜西則是相反,2015年5月原油加工量、原油、原煤產量分別為108.8萬噸、293.3萬噸、3683.1萬噸,相比上一年同期的176.7萬噸、315.8萬噸、4331.4萬噸,分別下降38.4%、7.1%、15.3%。
據悉,陜西前5月工業放慢,不只受石油和煤炭產業影響。1-5月份,陜西部分傳統支柱產品產量同比下降,原煤產量同比下降3.7%,天然原油產量、原油加工量、焦炭產量分別下降4.1%、3.4%、9.1%。另外,水泥、平板玻璃、金屬切削機床、轎車產量分別同比下降5.7%、1.5%、43.9%、43.1%、41.3%。、
不過,陜西并不是沒有新的發展空間。以手機為例,5月陜西手機產量182.68萬臺,相比去年同期的1.27萬臺,約增加了200倍。而重慶和貴州正是通過手機、筆記本以及汽車等產業實現了工業的快速增長。
另外,在通用航空業方面陜西也有優勢。隨著全國“十三五”啟動萬億級別的通用航空市場,陜西在通用飛機制造、機場建設、培訓等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前景巨大。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郭衛東指出,陜西已經規劃了無人機和通用航空產業,包括發動機制造等。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國家的通用航空產業政策還需要盡快細化。
“3000米以下低空如何放開要有具體措施,一旦具體措施出來,一個省會城市可能都有多個通用機場,那時航空產業會有迅猛增長。”郭衛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