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意大利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報刊《24小時太陽報》以《意大利是中聯重科(000157)推行國際化戰略的試金石》為題,用3個整版篇幅發表了對中聯重科(000157)董事長詹純新的專訪。
引起這家老牌財經報紙如此潑墨,是因為中聯重科將迎娶世界三大混凝土機械巨頭之一的意大利的CIFA機械制造商。
《24小時太陽報》將CIFA嫁入中聯重科稱為中國企業在歐洲第二、意大利第一的收購行動。
“彩禮”價格剛剛好
今年6月份,中聯重科發布公告稱中將斥資1.626億歐元與共同出資人弘毅、高盛及曼達林聯合收購意大利工程機械制造商CIFA100%的股權,中聯重科占其60%的權益,其他共同投資方將收購余下的股權。此外,在交易完成三年后,中聯重科可從共同投資方手中收購其余40%的權益。
業內人士也對于此次收購頗為關注,尤其就收購價格是否過高一事而爭論不休。中聯重科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明確表示:“這是一個合適的收購價格。”
中聯重科高層稱:“考量收購價格貴賤的關鍵是目標公司的情況。對于CIFA,它有著80年悠久的歷史,是世界混凝土機械市場排名第三的企業、歐美著名品牌。除此之外,我們真正的著眼點是CIFA當前的運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CIFA主營業務為混凝土泵送機械和攪拌運輸車,2006年,占歐洲混凝土泵送機械市場22%的份額,占混凝土攪拌車市場17%的份額。
在2007財年中,CIFA實現銷售收入3.04億歐元,如果包含底盤收入,CIFA的銷售收入已超過5億歐元。此外,按照國際或中國會計制度口徑,CIFA在意大利高稅負的前提下,2007年實現凈利潤1715萬歐元。
曾有報道稱,以EV/EBITDA來衡量對CIFA的收購,中聯重科出價約9.6倍,而目前歐美國家主要機械公司的EV/EBITDA均在8倍以下;另一方面,2006年7月,Magenta基金聯合其他財務投資人收購CIFA72.5%的股權,按當時報道,收購價約相當于EV/EBITDA6.7倍,中聯重科出價較之高出約43%。
對此,中聯重科相關人士向記者分析說:“CIFA雖然歷史悠久,但企業真正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是在2006年股東變化和新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接管之后,這一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帶來了年30%以上的增長。雖然美國次貸危機帶來了影響,但意大利方面消息透露,CIFA今年1到5月份泵車銷售同比增長49%,拖泵銷售同比增長32%。”
那么,中聯重科與其共同投資人給出的9.6倍EV/EBITDA倍數,在國際同類交易中處在一個什么水平呢?根據彭博社的公開資訊及相關資料分析發現,不考慮中國的情況,全球機械行業最近十年以來類似規模的控股權交易,其EV/EBITDA倍數均值為10.2倍,但是,這一數值明顯呈逐年提高趨勢。2007年7月29日,韓國斗山收購英格索蘭下屬的袖珍型設備業務部門,該業務部門2006年銷售收入26億美元,EBITDA3.7億美元,斗山以49億美元的估值將這一業務部門收歸旗下,成交的EV/EBITDA倍數為13.2倍。2008年1月14日,美國特里克斯(Terx)公司宣告將卡特彼勒旗下的ASV公司收編,交易價值4.45億美元,ASV2007年EBITDA為1.18億美元,成交的EV/EBITDA倍數為23.67倍。可見,中聯重科的“彩禮”確實不貴。
三年時間婚后磨合
除了收購價格,人們更擔心的則是中聯重科能否“消化”這個身價3.755億歐元的混凝土“龐然大物”,中聯重科將怎樣“擅假于物”,成功利用CIFA的海外品牌、銷售網絡以及管理經驗達到協同增效?而CIFA又能否如預期中帶來2800萬歐元的年度凈利潤?
對此,中聯重科相關人士顯示出了十足的信心:“文化沖突是海外收購后期整合的最大難題,中聯重科的求解是通過引進共同投資人形成‘文化緩沖地帶’。”
根據中聯重科與共同投資方的協議,在本次收購完成后的三年屆滿之后,中聯重科可隨時行使其以現金或中聯重科股票購買各共同投資方在控股公司中全部股份,除非共同投資方的退出價值低于共同投資方的初始投資。
“用40%的股權空間換取3年的整合時間,可以使兩家存在巨大文化差異的企業可以漸進地、有序地在磨合中融合,在融合中整合。”中聯重科方面向記者表示,“這一結構的設計將收購的全部風險鎖定在1.6億歐元,而收益則放大到整個企業,充分地調動和利用了各種資源,實際的收益將無可限量。中聯重科不對共同投資人收益保底,使得共同投資人有了共同努力做好CIFA的壓力。同時,為了在把股權回售給中聯重科的時候賺取差價,高盛和弘毅也會有動力盡力協助中聯重科的管理層將收購后的企業整合做好。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使中聯重科與共同投資人形成一致的利益取向。”
在共同投資人中,弘毅投資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基金之一,其掌門人趙令歡是聯想收購整合IBM的操刀人之一;高盛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在投資管理方面有十分成熟經驗和國際資源;而曼達林則是有中意兩國政府背景的意大利本土基金。
境外貸款辦喜事
日前,有報道稱收購意大利工程機械制造商CIFA的部分境外貸款合作銀行將可能會改變:即渣打銀行、星展銀行等銀團有可能取代巴克萊銀行香港分行,幫助中聯重科進行外幣借款。
據公告顯示,除了5000萬美金將由中聯重科以自由資金支付外,其余部分將由在香港成立的、用于收購CIFA股權的香港特殊目的公司ZoomlionHeavyIndustry(HK)Co.Ltd將向巴克萊銀行香港分行借款2億美元予以解決,期限不少于三年。該部分借款將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湖南分行提供巴克萊香港分行同金額、同期限的融資擔保,同時由公司向進出口銀行提供反擔保。有關貸款成本采用浮動利率確定(綜合年利率目前不超過5.7%)。公告特別提到,中聯重科也不排除從其它金融機構獲得上述貸款。
8月14日,記者電話致詢了公司證券部及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境外貸款的情況正在落實當中,無法確定這個消息是否準確,目前公司還沒有簽訂任何協議。而按照國際金融慣例,由兩家以上銀行組成的貸款銀團,稱為辛迪加貸款。
“中聯重科對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購預計將在未來一周之內完成并會得到中國政府的批準,比預定的90天時間提前了許多。”詹純新在意大利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相關評論認為,若中聯重科收購CIFA成功,將使其超越三一重工(600031),成為國內最大、世界第二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