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肖家祥:如何應對新常態下的水泥全面性過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3-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近幾年,產能過剩問題一直困擾著水泥行業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結構調整期后,原來的局部過剩、季節性過剩,進一步升級為全面過剩和長期過剩。同時,過去所熟悉的需求增長環境已不復存在,平臺期的過剩給行業帶來的問題和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水泥行業如何穩定效益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中國建材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在近日中國水泥協會召開的CCA2015年C12+3 峰會上結合所在區域發展經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近幾年,產能過剩問題一直困擾著水泥行業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結構調整期后,原來的局部過剩、季節性過剩,進一步升級為全面過剩和長期過剩。同時,過去所熟悉的需求增長環境已不復存在,平臺期的過剩給行業帶來的問題和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水泥行業如何穩定效益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中國建材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在近日中國水泥協會召開的CCA2015年C12+3 峰會上結合所在區域發展經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一、充分溝通、相互信任是產能過剩情況下進行有效自律的基礎


南方水泥涉及的市場區域主要是華東和中南兩個地區。過去幾年,盡管行業一直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但在區域內大企業的主導下,競爭秩序較好,效益還不錯。肖總表示,通過不斷探索開放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積累的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大企業之間充分溝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平臺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區域內各個時期市場需求狀況,控制供給端,堅持按需生產,進行有效的行業自律,同時推動區域市場整合,較好地改善了市場供需平衡關系,所以才有了在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行業仍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二、水泥行業面臨長年全局性過剩和季節性嚴重過剩并存的局面


過去能取得較好的效益,除了主觀上企業做出的努力以外,客觀上還有特定時期、特定的行業背景。過去,產能過剩的同時,需求也在增長拉動。未來,在經濟新常態下,需求進入平臺期,增長嚴重減緩,預計總量在25億噸,增速在±5%左右波動;新增產能還在投放,如中南地區,由此,使得新型干法水泥產能都過剩。目前,立窯幾乎都已淘汰,其他的非新型干法水泥量也不大。換言之,現在行業產能過剩與之前不同,是高技術水平的過剩,是全局性的過剩,原來是季節性過剩突出,現在是季節性過剩更加突出。


前些年即使二季度不旺,四季度也會旺,現在是都不旺,2014年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肖總認為,未來水泥行業面臨的是長年全局性過剩和季節性嚴重過剩并存的局面,尤其是旺季不旺成為新常態。在此經營環境中,我們最大的挑戰和主要矛盾仍是產能過剩,主要任務是如何化解產能過剩,如果該問題解決不好,長期過剩會延長,行業會越來越差,穩定行業效益和實現行業健康發展都無從談起。


三、化解產能過剩要著重解決好控制新增、提升標準和常態化限產三方面問題


如何有效化解產能過剩?肖總分析認為,應該從兩個層面解決問題:第一個是決策和政策層面,關于發展理念和戰略,以及行業政策標準;第二個是操作和經營層面,怎么控制供給端。總結近幾年的經驗教訓、參照國際市場和中國行業發展規律,要著重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嚴控新增產能。國發〔2013〕41號文件明確規定要停止新建、清理違規項目,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落實、執行的不好,有國家層面的問題,有地方政府的問題,也有大企業的問題。控制新增方面,大企業應該首先執行好這些政策,認真對待過去違規的項目,要停止一切違規新建項目,不能再新建。未來的產能置換改造項目,要堅持減量淘汰,不能再等量淘汰。如今,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每年需要停產90-100天,如果不重視、不嚴格控制新增,未來越來越過剩。


二是提升標準。提升標準是淘汰落后的最根本手段。不僅要提升行業準入標準、環保標準,還要提升生產運營標準和產品標準。通過加強生產許可證的管理和環境、能源監測管理,把產品質量不達標、污染嚴重、環境不達標、以及資源不配套的落后粉磨站和相對落后的新型干法窯淘汰出去。


三是抓好常態化限產。高水平過剩一定要控制好供給端,以省級區域為單位抓好常態化限產,根據市場需要安排生產,淡季抓好全局限產,旺季按需求比例限產。近幾年,華東地區企業走到前面,特別是浙江和江蘇限產執行很好,同時通過市場化手段淘汰一部分相對落后產能,南方水泥率先關停了所有1500t/d及以下的熟料生產線。


蘇南是全國最復雜的開放市場,近兩年春節期間和7、8月雨季實施大范圍限產,獲得不錯效益。有這樣的業績,不是因為旺季需求拉動,恰恰是行業自律做的好給行業帶來的成果。未來需求沒有大幅增長的拉動,要理性看待市場,只有用常態化限產辦法才能應對新型干法產能過剩的局面,也是應對市場過剩的唯一出路。


四、大企業應擔起責任,發揮好區域市場的主導作用


在產能過剩環境背景下,大企業有責任也有能力去影響和推動制定行業的標準,推動國務院41號文件和各項政策標準的貫徹執行。在產能嚴重過剩、需求進入平臺期的宏觀背景下,要想穩定行業效益,做好行業自律、抓好常態化限產,大企業在其核心就要擔起責任,發揮好大企業主導作用,當好領頭羊,有效整合市場,水泥行業未來就有希望持續、健康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虹口区| 天水市| 庐江县| 贺兰县| 平凉市| 固原市| 乌恰县| 家居| 芮城县| 灯塔市| 闽侯县| 舒城县| 阳曲县| 海门市| 乡宁县| 婺源县| 东海县| 米脂县| 红河县| 宾川县| 双桥区| 嘉祥县| 达日县| 秦安县| 内黄县| 泗洪县| 文安县| 疏勒县| 玉环县| 胶州市| 都兰县| 揭阳市| 仁化县| 双桥区| 深水埗区| 新乡县| 左贡县| 新郑市| 朝阳区|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