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需動力不足,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攀升,安徽水泥行業三分之二企業虧損的大環境下,安徽海螺集團2014年仍然以利潤總額151.9億元位列安徽省屬企業利潤榜首,占安徽省管30家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的一半以上。
2014年水泥市場產銷矛盾較為突出,水泥價格下滑。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攀升,安徽省統計范圍內的160家水泥企業有120家虧損。在此形勢下,海螺集團長期堅持的企業技術進步、提高運行質量、加強管理、節能降耗和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顯示出旺盛的活力。經濟效益不降反升,各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據了解,海螺水泥噸熟料成本比行業平均成本低25元。
2014年,海螺集團共生產熟料2.03億噸,同比增長10.7%;生產水泥2.22億噸,同比增長17.9%;水泥熟料凈銷量2.54億噸,同比增長9.2%;銷售建筑骨料803萬噸,同比增長2.67倍。生產型材49.7萬噸,同比下降1.1%;銷售型材49.1萬噸,同比下降2.2%。
2014年,海螺集團共實現匯總營業收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19.6%;實現利潤151.9億元,同比增長18.4%,占安徽30家省屬企業利潤總額的56.5%;上繳各類稅收94億元,同比增長21.4%。截至到去年底,全集團資產總額1085億元,較年初增加77.3億元;資產負債率33.6%,較年初下降6.7個百分點。
2014年,海螺先后并購了武岡云峰、邵陽云峰、貴州水城、昆明宏熙、湖南國產實業5個水泥項目。新增熟料產能1090萬噸,水泥產能1330萬噸。
2014年,海螺集團加快了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取得了成果。印尼南加海螺水泥項目順利點火投產并達標,印尼西巴項目進展順利。緬甸海螺成功簽約動工。在老撾已經簽約2個水泥項目,規劃建設4條50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水泥粉磨系統、余熱發電和配套生產、生活等輔助設施,并同步建設城市垃圾處理系統。2015年,海螺水泥將完善在東南亞建設水泥生產線的布局。
2014年,海螺集團榮獲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第三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連續10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榮列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47位,較2013年上升了18位,榮列中國制造業500強第60位,較2013年上升了16位;位列福布斯全球2000強榜單第603位,遞進了125位;海螺水泥榮列中國水泥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榜首,中國上市公司500強105位,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最賺錢的40家公司,榮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入選中國十佳上市公司。
海螺創業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底在海外掛牌上市后,積極應對新的挑戰,瞄準新的目標,努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穩步發展主營業務,成績斐然。截止目前,公司已簽約或建成余熱發電機組209套,其中海外項目12套,發電總裝機容量達2393兆瓦;簽約垃圾焚燒項目18個(12個BOT項目,6個EPC項目),其中在建項目10個,報批待建項目8個,有意向簽約項目10個,爐排爐垃圾發電項目已在安徽金寨試點建設。海螺創業在安徽亳州、蕪湖各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新型墻材生產基地分別投產運行,即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纖維水泥板制造廠商。
海螺集團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國有控股企業,改革創新、不斷發展是企業成長的靈魂。從1996年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2014年已有18年的時間,18年來海螺集團的每一步創新發展都引領了中國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記者不久前在海螺集團采訪時了解到,海螺集團現在已成為在水泥制造、垃圾處理、余熱發電等領域的綜合供應商,能夠提供從咨詢、設計、裝備制造、設備成套、項目建設等系列服務,已成為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