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1日至27日,鄭州市建委組織混凝土專業委員會代表赴廣州、深圳、廈門考察學習混凝土行業管理方面的經驗??疾旖M由建委建管處長趙軼西帶隊、建管處容美玲、質檢站杜沛副科長及混凝土行業代表劉國建、李國光、秦學政、趙宏、張作旺、趙國治等共九人。現將考察結果匯報如下:
一、南方三市混凝土市場概況
廣州和深圳混凝土市場較為成熟,年需求量1500萬立方左右,但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已遠遠超過需求。廣州有67家生產企業包括分站共80多家,深圳77家生產企業共167條生產線,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除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措施外,其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和鄭州市場非常相似。
5月24日我們來到了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廈門的混凝土市場需求量比鄭州多2倍左右,06年的產量為950萬立方,但全市只有21家混凝土生產企業,其管理水平和市場控制能力明顯高于其它城市,全國包括上海在內的許多城市紛紛到廈門學習。
二、南方三市的先進管理經驗
考察完畢后,5月26日趙軼西處長組織考察組成員進行了座談,結合鄭州混凝土市場狀況,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氣氛熱烈。
1、嚴格市場準入機制。廈門市建設局根據市場需求,與規劃局、環保局共同編制了混凝土行業發展規劃,按照區域特點規劃全市混凝土企業的總量,超過規劃的不再審批,科學地有效地制止了盲目發展的勢頭。除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高門檻兒,比如說環保評價、設備要求(特別是運輸車輛要保證每萬方/年產、必須配一輛車)等,讓企業從籌建之初就比較完善;ISO9000是入市的必備條件;技術負責人必須是高工職稱而且從事混凝土專業五年以上。對沒有資質的企業不得生產,違者除對生產企業處罰外還對使用單位和監理公司進行處罰,維護了政府的尊嚴和法規的嚴肅性。
2、加強混凝土行業的質量管理。廈門市的經驗是把混凝土質量當作行業的頭等大事來做,預防為主,具體做法是:每年進行年檢時,由建設局組織專家對包括總經理、總工在內一直到普通員工的全面業務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禁止上崗;對原材料每月檢查一次,并不定期抽查,發現使用劣質材料的立刻發出警告;對質量事故建設局組織相關單位現場調查,對責任方做停工等處罰,并在網上公布。
3、監管混凝土行業的敏感動態。價格:廈門建設局對混凝土單價比較關注,他們的出發點是企業要發展必須留有空間,這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一但某個企業的價格低于市場價,建設局就會責成混凝土協會對其進行質疑詢問,如果涉及混凝土質量建設局就安排質檢站等部門對其逐項檢查。原材料:廈門市建設局對原材料質量、供應非常重視,一是防止劣質原材料流入市場;二是對突然出現的材料緊張狀態給予實質性的干預,如去年廈門市場河砂緊張,混凝土企業不能正常生產,建設局派人親自到砂源地協商,保證砂源地的價格穩定,取消中間商的盤剝,降低了河砂的價格,維護了混凝土企業的利益。細致周到的服務使政府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效益。
4、加強聯絡、及時溝通、政企和諧。廈門建設局還組織建立混凝土行業建立“總經理沙龍”制度,由建設局召集每月活動一次,為避免個別人遲到缺會的現象發生,他們還別出心裁地讓遲到者出錢買水果等,讓大家習慣按時參會。會議上建設局領導和企業互相溝通,總結經驗、表揚先進、抨擊落后,現在廈門的“總經理沙龍”不僅效果好,對混凝土行業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是政府和企業的紐帶。
5、交通問題?;炷吝\輸車的行駛一直都是各地的難題,廣州市建委和公安交警部門協調于今年取消了混凝土車輛的通行證,有效地保證了工程的進度,避免出現質量瑕疵。
6、聯合抵制拖欠混凝土貨款。深圳市混凝土協會對拖欠混凝土款的單位采取聯合抵制,因違約不支付貨款的單位任何一家企業不得為其供貨,直到完全履約為止,此舉收效甚佳,引得京、滬、武漢等大城市相繼取經學習。
7、發揮混凝土協會的作用。廣州、深圳、廈門三地都在發揮混凝土協會作用方面收到了不菲的效果。廣州市建委2006年撥款400多萬元經費對混凝土企業進行檢查,其中大部分工作由質檢站和混凝土協會完成;對企業的年檢必須通過協會的初審;深圳和廈門還要對行業的各工種進行培訓。
三、鄭州市混凝土行業需要改進的方面。
1、借鑒廈門經驗盡快出臺鄭州混凝土行業管理規定。
2、質量管理。鄭州工程比較注重驗收和原材料質量,忽視了混凝土這個中間環節,兩年來已發生了數起較為嚴重的混凝土質量事故,長此以往會有更大的質量隱患。強化質量管理已成為行業的重中之重,要把保證混凝土質量提高到為工程負責和為社會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建議建立專家庫并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質量差的企業進行檢查。
3、價格過低是鄭州混凝土行業質量的要害。由于發展過快,鄭州市的混凝土供需嚴重失衡,導致混凝土價格已有跌破成本價的現象經常發生,使得個別企業以不執行國家標準為代價進行生產,質量當然不能保證。行業準備出臺混凝土質量成本“警戒價”(保本價)向建委匯報,告誡社會低于警戒價的混凝土是不安全的,從而改變盲目壓價的不良行為。
4、建立有效的組織機構加強行業溝通。最好由建委牽頭成立混凝土行業總經理例會制度,如同廈門的“總經理沙龍”。
5、繼續完善聯合抵制的工作。鄭州市開展此項工作已有八、九年的歷史了,效果顯著,今后是借鑒廣州市的經驗形成制度、規范行為,從而向不賒銷混凝土邁進。
6、加強政府與協會的合作,擴大協會的作用。
四、混凝土行業發展目標
1、今年內解決拖欠混凝土貨款的現象,逐步實行質量成本“警戒價”制度。
2、2008年全面落實混凝土行業的各項工作,使混凝土行業有一個大的發展和新面貌。
3、用三年時間讓鄭州市混凝土行業成為全國的先進,做成最成功的混凝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