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當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工程結構安全,也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研究起草的《關于增加“7天混凝土試件見證檢測項目”的通知》,今起征求社會意見。通知提出了進行混凝土7天試件檢測的相關要求,力圖提前預警,避免事故。這是北京市加強工程質量監管,探索解決混凝土強度檢測管理滯后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通知明確,自2014年12月1日起,對本市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對混凝土試件見證檢測增加7天標準養護項目,做到提前預警,立足預防,科學決策,避免事故。
通知要求,施工單位在按要求制作混凝土試件時,應增加一組7天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并送至有見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機構應將委托方提供的7天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的指標值錄入檢測系統,并按相關標準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當7天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的抗壓強度未達到委托方提供的指標值時,應按照相關規定,上報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或工程所在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通知強調,當7天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的抗壓強度未達到委托方提供的指標值時,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和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應立即查找原因,對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進行分析,提出保證措施,在確保工程實體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強度是逐漸增長的,一般按照28天強度作為設計強度。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一周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層,等到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數值檢測出來的時候,可能已經蓋到了四層樓,若此時發現檢測數值達不到設計要求,往往會帶來巨大損失。增加“7天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見證檢測項目”,作為一項行政管理措施,是對原有檢測制度的有益補充;采取企業控制和監督管理并行、技術措施和行政措施并行,是解決混凝土強度檢測管理滯后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市區兩級住房城鄉建設委將進一步加大預拌混凝土生產、使用過程的監督執法力度,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促進全市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