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國家發改委網站上一篇工作動態披露了2012年的東北三家水泥企業價格反壟斷被罰的報道,個別媒體進行了跟蹤宣傳,使得行業內感到很茫然。2013年3月前早已處理完的事,今天拿出來炒作是何意?當前,我們更重要的是關注水泥行業如何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問題。
中國的水泥市場正逐漸走入成熟的階段,鼓勵市場競爭、加強行業自律、反對價格壟斷和市場不正當競爭已成為行業的共識。中國水泥協會近三年來,通過理事大會、各省市自治區協會聯席會議都專門組織過反壟斷法律的學習,總結和分析了企業的市場行為與貫徹反壟斷法律的經驗教訓。水泥產品是一個季節性價格波動特征的,如許多消費品一樣,存在著消費淡季和旺季,正常的價格波動與壟斷是不相干的。
水泥行業作為國家的宏觀調控的主要行業,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推進企業兼并重組,這在國務院國發2013年41號文件《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及國發2014年17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中都有明確要求。當前,國務院各部委都在按照文件中要求的分業施策,逐條逐款認真落實。
作為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市場表現首先是惡性競爭,企業效益低下。水泥產品不是高科技產品,由于產品屬性的均質化,市場壟斷是很難的。只能說,對現有的產能嚴重過剩現象通過政策指導和市場協調有所化解而已。化解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是政府調控市場的重點工作之一。為此,圍繞遏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為實現國務院提出 “通過5年努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的要求,今年以來,從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都在積極工作,尋求對策,我們的媒體應該更多地關注和宣傳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化解問題,企業兼并重組的環境改善問題。
中國水泥產量占到全球總量的60%,全國3500多家企業,市場集中度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也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沒有大企業的相對寡頭壟斷,就沒有成熟的市場,任何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市場相對集中的過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大市場,不能出現世界級的大企業是不正常的,更不要說走出國門了,這說明市場環境出問題了。國務院提出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說明企業做大缺少動力,環境需要改善。
反壟斷的宗旨是要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反壟斷在當前環境下更要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