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入地鐵建設大軍。
南通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于近日獲得國家批準,成為中國37個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南通之后,是否還會有更多中等城市加入地鐵建設大軍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昂貴的修造和運營成本,未來三線城市建造地鐵需要更加謹慎。
37城結緣地鐵
南通成為江蘇第六個獲批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也是中國第37個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
去年5月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核準權限下放至省級投資主管部門,也就是說單條線路的工程可行性報告只要通過所在的省級發改委核準就行,這也意味著南通地鐵離正式動工已經很近。
按照規劃,南通市軌道交通遠景線網由4條市區線和4條市域線組成,線網總長約324公里,其中市區線總長170.8公里,市域線總長153.2公里。此次獲批近期建設1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工程共兩條骨干線路,線路總長59.55公里,共設車站41座,總投資397.13億元。
37座地鐵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4個直轄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部分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除外);蘇州、東莞、無錫、常州、徐州、南通等經濟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
以省份計算,目前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結緣地鐵的城市最多,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和南通共6個;廣東緊隨其后,共有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共4個;浙江、山東、福建、遼寧分別有2個,均為“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