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水泥大佬安徽海螺集團投資5億美元在印度尼西亞全資建廠,獨立運營,成為建材行業首家真正意義上“走出去”的企業。據悉,它的首條日產32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將于今年11月投產,12月將生產出第一批“海螺牌”水泥投放印尼市場。
安徽海螺集團公司成立于1996年,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參股4支股票,總資產上千億元。海螺水泥以管理嚴格、產品優良著稱,生產的“海螺牌”水泥被廣泛應用于舉世矚目的標志性工程,如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南浦大橋、楊浦大橋、連云港核電站和上海磁懸浮列車等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在建材行業,海螺創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發展模式,開辟了我國水泥行業低投資、國產化的先河。先后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國產化示范線、第一條日產10000噸新型干法線、第一個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第一套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創造了我國水泥工業一個又一個奇跡,樹立了一座座行業的豐碑。
海螺集團從2011年開始考察印尼市場,通過近兩年的調查,在選礦、選廠、選擇營銷渠道和分析投資環境等方面收集了大量數據,經過縝密的研究分析,最終決定在印尼獨資建設水泥廠。印尼海螺是中國水泥工業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他們自己投資,自己征地,自己設計,自己裝備,自己制造,自己的工程建設隊伍,自己搭建市場銷售渠道,以及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2012年10月,海螺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第一大島——加里曼丹島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動工建廠,從此邁出了中國海螺走向國際化企業的第一步。
2013年,正當海螺人在海外建廠遇到兩國文化不相容等諸多困難和坎坷的時候,10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印度尼西亞。他在演講中說,“中國愿繼續同東盟、同亞洲、同世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并明確提出增加在印尼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將中印兩國合作關系提高到全面戰略伙伴合作關系。習近平的講話大大地鼓舞了海螺人的士氣,他們克服了一個個難關,迎來了生產線即將“點火”的時刻。同時,他們在雅加達的印尼海螺總部已經設立,物流基地孔雀港項目也已動工,一個全面啟動的海螺跨國公司開始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