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我國預拌砂漿企業裝備水平不適應使用要求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終端使用設備(如自動化噴涂施工設備)。除極少數資金充裕的企業從國外引進先進的關鍵配套設備、或采用國內的先進裝備外,受資金實力限制,目前國內投產的絕大部分企業的生產設備水平都比較低,降低設備標準成了許多企業的無奈選擇。相比于先進設備,這些國產設備實際使用中設備故障率高、維修量大,生產效率和混合質量較低。一些小型設備廠生產的混合機配套設備不完備,甚至沒有配套設備,采用單機生產,產量低,混合均勻性差,產品質量不穩定,使預拌砂漿產品的整體質量難以保證,極大影響了預拌砂漿的聲譽,從而進一步影響了預拌砂漿的推廣。
因此,下一步預拌砂漿產業將要在循環經濟中占據重要一席,首要是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發展“散裝水泥——預拌砂漿——砂漿廢棄物二次利用——散裝水泥”的循環產業鏈,使一家工廠的廢棄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模擬自然循環系統,在產業系統中建立循環途徑,接近廢棄物的“零排放”,達到資源、能源、投資的最優化。
此外,改變以往“以量取勝”的傳統思維模式,不再糾結于每年推廣多少萬噸預拌砂漿,而是根植于地方推廣預拌砂漿的覆蓋面和使用率上。堅持循環經濟優化原則,從政策扶持上向推廣預拌砂漿使用率方面傾斜,積極深化預拌砂漿在地方循環經濟建設的突出作用。
在社會消費環節方面,大力提倡綠色消費,通過相關的稅收和行政等手段,遏制現場攪拌砂漿等一次性產品的生產和消費,走出傳統經濟中“拼命生產、拼命消費“的誤區。統籌規劃,將預拌砂漿產業向“集約化、規范化”方面發展,建立一定規模的預拌砂漿工業園區,可以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中盡可能的減少環境的消耗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