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為強化在建工地、渣土轉運、混凝土運輸等揚塵防控措施。市城管局聯合執法支隊開展對城區建筑工地開展揚塵污染防控聯合執法檢查行動,與相關部門通力配合,著重加強工地內部防控措施。分別對兩家渣土運輸公司(紅勝渣土公司和安暢渣土公司)、兩家混凝土攪拌站(五里橋和振興攪拌站)和三家在建工地(清水河畔安置小區、明月港灣、銀湖公館)進行揚塵防治方面的專項檢查,以上檢查場所均存在揚塵防治方面的不足之處。
渣土轉運方面:一是運輸企業沒有制定防塵抑塵管理制度,揚塵方面定期檢查記錄不完整;二是棄土場堆放管理需進一步完善,信息平臺建設需加快推進(政府正在籌建當中)。
混凝土運輸方面:一是攪拌站出入口硬化條件不達標,存在污水亂遺灑現象;二是混凝土在運輸沿途中拋撒滴漏現象時有發生;三是混凝土車輛在施工完后,后擋板漏斗夾雜混凝土殘渣污水遺撒路面。
建筑工地方面:一是工地主出入口雖有道路硬化、自動沖洗等裝置,但工地門前處有明顯的市政路面被損壞產生積水現象,易出現工地車輛經過產生輪胎帶泥上路(綠化帶有渣土車停放現象);二是城區其他工地(例豐泰.卡地亞灣建筑工地)出現工程車輛輪胎帶泥上路現象。
針對這一現狀,支隊采取得力措施:一是逐一對渣土公司運輸車輛建立管理基礎臺帳,對不合格車輛,責令停運整改,一個月內仍達不到要求,將取消該車建筑垃圾轉運資質;二是對混凝土攪拌站出入道口要求道路硬化,查處散裝混凝土沿途存在拋灑滴漏現象,堅決打擊混凝土制品造成城市道路永久損壞;三是對在建工地源頭出入口進行嚴格把關,要求建筑工地在轉運渣土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硬性條件:如洗車池水位高度、高壓水槍沖洗、專業保潔人員、防塵污染崗位公示牌等管理要求。四是推廣普及在建工地門前安裝監控設施,要求與我市數字化管理平臺、支隊二級監控平臺聯網,實時監控工地轉運渣土情況。
目前,執法人員正在對全市40處的在建工地對照標準進行逐一檢查,不達標的工地一律不得開工。通過一系列執法檢查、源頭管理、沿途查處等強力措施。極大的改善了渣土運輸、混凝土車輛、工地源頭管理等違規作業污染環境的情況。防止施工車輛帶泥上路污染城市道路,促進我市揚塵防控措施有力落實。同時,也從源頭控制了工地施工、渣土轉運、混凝土運輸中拋灑滴漏產生的揚塵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