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鐵路基建熱潮再度涌動。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滬昆高鐵施工現場,聽取鐵路建設情況匯報。李克強指出,推動中西部鐵路等有助于促進結構調整和加強薄弱環節的重大項目建設,是實施定向調控的重要舉措。要抓住當前原材料成本相對較低等有利時機,保質保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把惠民生的事辦實辦好,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另外,據悉,近期我國將有14條鐵路集中開工,總里程達3712公里,投資規模3273億元。在當下國內經濟疲弱背景下,鐵路投資有望拉動國內經濟增長。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不僅是鐵路建設,我國所有基建領域有望再年內再度掀起一輪小高潮,而相關個股有望走強。
基建再次被提升為穩增長舉措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一般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表現在實物量上是交通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內河航道、軌道交通和空運機場)、通訊基礎設施(郵政、電話和互聯網)、能源基礎設施(電力消費量和能源消費量)以及其他市政基礎設施指標。
2009年四萬億投資中基建投資大幅增長,今年年初以來為應對經濟增速下滑風險,高鐵能源等基建設施投資再次被提升作為穩增長舉措。考慮未來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各地方政府以基建投資拉動內需和總投資的熱情不斷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機會更顯突出。
中西部基礎設施追趕效應明顯
基建投資總量大,波動性高,政策屬性強。從投資總量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絕對值較大,占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比重為25%。據銀河證券數據,2013年四項目基建總投資為9.68萬億,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21.64%。同時,基建投資增速也很快,2003-2013年增速約20.22%,但低于固定資產投資的23.18%。比較基建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以看出基建投資波動性更強,標準差0.1287大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標準差0.0745,這使得基建投資很容易成為穩增長的利器。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市場調整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時,基建投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中樞逐漸下移,基建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有望進一步提高。
此外,東部基礎設施存量絕對領先,中西部基礎設施追趕效應明顯。從基礎設施資本存量來看,東部從1993年起就處于絕對優勢,但中西部增速更快。2011年東部基礎設施存量達到89456億元,占全國比重由1993年的56.5%下降為47.6%。
未來基建投資仍然存在上升空間
我們使用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指標(WDI)數據,并結合DavidCanning所做的研究,將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主要發達國家和可比國家進行比較。銀河證券建筑工程行業首席分析師鮑榮富發現,總體而言,我國的鐵路和公路建設處于中等水平,但鐵路建設仍落后于公路建設,未來基建投資仍然存在上升空間。
鮑榮富還認為,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是未來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比較主要信息設施指標。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每百人擁有寬帶和互聯網數量分別為12.72和42.3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24和35.51,但低于OECD國家的26.23和75.37。通訊基礎設施方面,中國也位于類似地位。整體來看,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業基礎設施水平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但仍低于主要發達國家。
未來基建成長空間在哪?
整體來看,我國基建投資空間仍然比較大。全國層面來看,全國道路長度和全國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基本一致,這驗證了許多學術文獻中以居民生活用電量代表真實人口活動需求的合理性。2003年以來,全國道路長度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基本穩定,但道路長度增速低于居民生活用電量的增速。此外,基建的擴張速度也低于地產的擴張速度。一般來說,每增加一單位的居民生活用電,相當于增加一單位真實需求,必然需要一定的房屋與道路與之配套。
分區域來看,我國中西部基建投資發展空間較大。從全國來看,我國當前以道路建設為代表的基建增速基本上符合需求,但低于房地產的擴張速度。從省級層面來看,我國中西部地區基建發展空間相對較大,尤其是西部地區,基建需求相對更加旺盛。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從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匹配的角度來看,貴州、重慶、陜西、四川、寧夏、河南和遼寧等省份在未來3到5年內的基建發展空間較大;從基建投資和當地真實的人口活動需求匹配的角度來看,貴州、陜西、重慶、廣西、四川、河南、山西、天津和福建等省份在未來3到5年內的基建發展空間較大。在剔除掉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土地受限的直轄市之后,西部省份的道路發展空間相對較大,尤其是貴州、重慶、陜西、四川、寧夏等省份,在中部省份里,河南、湖南的道路發展空間較大,東部的遼寧和黑龍江的道路發展空間也較大。
16萬億基建大蛋糕 投資機會凸顯
綜合來看,“十二五”期間基建總投資將達到161945億元,較“十一五”投資總額增長4.7%。2011-2013年以鐵路、公路、內河航道、城市軌交、機場、水利和電源基建為主要統計口徑的基建總投資達到91145億元,CAGR為3.41%。上半年相關投資規劃符合市場預期,鐵路基建和城市軌道交通是增速最快的兩個項目,預計14/15年狹義口徑基建總投資增長9.3%/4.0%;14/15年廣義口徑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8%/15%。
結合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所發布的“未來10-15年交通建設投資研究”,鮑榮富預計“十三五”期間基建投資的重點在鐵路城軌和民航方面,“十四五”期間鐵路投資將下降,城軌增速仍超10%。鮑榮富相對看好的細分領域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市政、民航、智慧城市、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