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余年里,工程機械行業巨頭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這種同城對手的貼面競爭。在前期雖不無摩擦,但總體上,極大地刺激了雙方競相儲備人才、增大科研投入、改進技術、改善售后服務,兩家公司一度從中受益。
然而2007年以來,行業格局發生變化,從供不應求轉向供大于求,產業集中度趨于分散。在此背景下,雙方不約而同地采取了激進的銷售策略,通過降低成交條件,鼓勵客戶利用金融杠桿購買本方產品,甚至采用超越商業倫理和法律底線的暗戰手段,爭奪市場占有率,在做大自己的同時擠壓對手的生存空間。
企業的競爭無論有多激烈,都是市場行為,因此行業呼吁與政府調停均未能制止兩家的同城惡戰。然而,缺乏商業倫理的高度競爭,自身孕育著風險。隨著市場需求下降,客戶違約現象越來越普遍。業界逐漸意識到,雙方的財務報表并不像看起來那么光鮮,暗藏已久的回款隱憂正面臨顯性化的危機。
湘江北去,把長沙城切分為東西兩岸。中聯重科工程機械行業的“同城德比”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H,下稱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01157.HK,下稱中聯重科)隔江相望,總部距離不過20余公里。
在過去20年里,均由小作坊起家的兩家企業從割據群雄中脫穎而出,雖發展模式迥異,卻互為砥礪、交替領先,直至成為業內兩大巨頭,蔚為一時瑜亮。二者更領頭形成集群效應,帶動湖南本省的上下游產業鏈,令這個農業大省的省城敢于期待“世界工程機械之都”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