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上,利用會計變更對業績進行“整容”,已成為不少上市公司操縱報表的常規手段,而會計手段通常又包括減計壞賬準備、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等。近日,進行預披露的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建工”)就對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手法進行變更,變更之后的標準出現明顯低于同行業的現象。
招股書顯示,2013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和2011年12月31日,重慶建工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92.71億元、81.52億元及56.53億元,同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94.24億元 442.4億元 394.71億元,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8.8%、18.4%、14.32%,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重慶建工表示:公司建筑施工項目的業主大多按工程進度付款,但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由于業主拖延支付或付款能力不佳,導致付款不及時或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重慶建工在明知應收賬款將給公司未來經營帶來較大隱患的情況下,卻通過對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手法進行變更,來達到粉飾業績的效果。
招股書顯示,2013年重慶建工調整應收款項減值準備的計提方法,將公司原采用期末余額百分比法及個別認定相結合的壞賬計提方法變更為采用賬齡分析法及個別認定相結合的方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
細看重慶建工在賬齡分析的計提標準,發現明顯低于同行業。招股書顯示,重慶建工按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的具體計提比例情況如下:
重慶建工賬齡分析法計提標準
表格顯示,公司對1年以內的壞賬計提比例為3%,1至2年的壞賬計提比例為5%。而作為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上海建工、寧波建工的在運用賬齡分析法時標準均高于這個標準。
上海建工賬齡分析法計提標準
寧波建工賬齡分析法計提標準
重慶建工表示:公司會計手法變更導致公司2013年末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較2012年末增加57.04%。
看似會計手法調整后公司應收賬款減值計提大幅增加,但主要原因是2012年的壞賬計提基數低。招股書顯示,2012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84.8億元,壞賬準備金額3.24億元,計提比例僅為3.8%。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建工對投資性房地產、長期應收款、在建工程、無形資產未計提減值準備,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計量的也未計提減值準備。
這些會計的手法毫無疑問都向賬面利潤“注水”,粉飾了公司的業績。這樣的公司一旦上市,出現業績變臉的概率大大增加,監管層對這類公司要給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