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聯重科:扎根在城鎮 把觸角滲透到全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核心提示:作為兩型建設重要參與者之一的企業,國際工程機械領先企業——中聯重科根據市場規律,配合總體規劃中的點軸互動,加快資本、技術、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構建合理的產業空間結構和內部結構,實現有機協調發展。
  兩型建設和兩型城市群布局,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要求在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在“3+5”城市群內,長株潭作為主體功能區將成為兩型產業帶的核心點,周邊五市則將與長株潭實現產業對接,發展成為兩型產業帶的關鍵軸。以此為指導,城市群內的產業發展也將呈現明顯的層次和梯度,有明確的分工和緊密的聯系。

作為兩型建設重要參與者之一的企業,國際工程機械領先企業——中聯重科根據市場規律,配合總體規劃中的點軸互動,加快資本、技術、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構建合理的產業空間結構和內部結構,實現有機協調發展。

對于中聯重科而言,國際化并不意味著企業所在地的國際化,更不意味著企業基地要向大城市集中。相反,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的總部在美國伊利諾伊州中部的皮奧里亞市,人口不足40萬,卻絲毫不影響其連續多年登上世界工程機械第一名的寶座。

基于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中聯重科的產業布局體現出“兩極”態勢,一極是扎根在城鎮,一極是觸角滲透到全球。這種“兩極”模式不僅給中聯重科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回報,更給中國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樣本,同時是中聯重科國際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發展戰略。

扎根城鎮打造城市群經濟動脈

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看來,中聯重科作為肩負新型工業化使命的企業,服從、服務于全省兩型建設大局,配合“3+5”城市群建設,合力打造貫通城鄉的工業帶義不容辭。

隨著以長株潭為核心的“3+5”兩型城市群的深入建設,若干條以“3+5”城市群為依托的工業帶也將形成。尤其是在交通主干沿線,長株潭—益陽—常德、長株潭—岳陽、長株潭—婁底、長株潭—衡陽等若干條工業經濟帶,將位于“3+5”城市群之間的大量中間地帶連接、打通,將點連成線,用線帶動面,以新型工業化支撐經濟繁榮,從而打造“3+5”城市群的工業動脈。自身擁有強大造血功能的兩型城市群,為中聯重科加快推進“兩極”戰略提供了絕佳機遇。

為此,中聯重科把根深扎在城鎮,形成了一個獨具中聯特色的裝備制造工業黃金走廊。

這條工業走廊從長沙一路向西,橫穿4個地市、12個縣(市、區)。長達267公里的沿線,平均每35公里就有一個園區,目前已成為3個地市、7個縣(市、區)重要的工業企業和納稅主體。兩型城市群思想指導下的“兩極”戰略,實現了企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的良性互動,為企業的國際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一個大型制造企業來說,向小城鎮下沉遠比向大城市上遷更具有戰略眼光。

經常往返于世界各大都市的詹純新發現,國外許多產業都集中在中小城鎮。美國、德國的大企業大部分在小鎮上,成為城鎮經濟的主要支撐,為中小城鎮提供了足夠的就業崗位。

除了來自海外的啟示外,詹純新將中聯重科在湖南小城鎮發展的經驗告訴筆者,產業進入城鎮,農民接受培訓成為產業工人,從而提升了素質、穩定了收入、降低了生活成本,并且能夠安居樂業。與此同時,企業用地成本降低了,用工實現了本地化,就地招工、就地培訓,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減少了人員的流動性,同時提高了員工的穩定性。

詹純新說,產業集聚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成熟并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落戶到城鎮,帶來新觀念、人才、資金、技術和市場,從而實現集聚一批企業,形成一片城鎮,繁榮一方經濟。“這也是中聯重科在工業走廊發展壯大過程中最大的體會。”

“成熟產業進入城鎮,地方財政得到改善,使新型城鎮化建設具備了自我造血功能。”這是詹純新說的話,時至今日,筆者仍記憶猶新。回顧在中聯重科工業走廊上的受益城鎮,這種造血功能體現出中聯重科產城融合、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建設思路,這種思路已然幫助它們在城鎮化建設中嶄露頭角。

漢壽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農業人口比例近80%,2009年中聯重科在漢壽建園之前,該縣工業總產值僅4億元,3年后規模工業產值達到86.2億元,城鎮化率從5年前的23%提高到40%,農業大縣已進入全省工業經濟前四強。

放眼世界構建全球產業鏈

布局全球是中聯重科“兩極戰略”中重要的一環。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領軍企業,中聯重科多年來不斷加大海外推進力度,全球資源掌控及運用能力不斷提升。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中聯重科相繼完成了收購英國保路捷公司、重組并購浦沅集團、收購意大利CIFA等,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

在諸多并購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2008年的那次世紀并購。當年,中聯重科完成對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購,一躍成為世界混凝土機械的行業龍頭。通過此次并購,中聯重科有效整合了雙方的全球資源,在產品研發、工藝革新、戰略采購、市場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中聯重科競爭優勢凸顯,CIFA品牌在歐洲、海灣、北非、南美等地區的客戶忠誠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ZOOMLION品牌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客戶認知度和美譽度也不斷攀升,中聯重科混凝土設備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顯著提高。

有了成功的海外實踐做鋪墊,中聯重科國際化進程日漸加快:2011年6月,中聯重科與德國JOST起重機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簽署技術轉讓協議,買斷國際社會公認的塔機高端專家德國JOST平頭塔系列產品的全套技術;2012年8月,中聯重科首次海外建廠落子印度,與印度Electro-Mech公司合資建立塔式起重機業務基地;2012年10月,與意大利RIBA公司合資建立高碳材料有限公司;2013年12月,收購全球干混砂漿設備第一品牌德國M-TEC公司等。

憑借強大的吸收轉化創新能力,中聯重科有效推進與被并購企業在制造體系、渠道、品牌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遞進融合。目前,中聯重科的海外業務已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遠銷中東、南美、非洲,以及歐美、澳大利亞等高端市場,逐步完善了企業的相關產業鏈。

通過不斷的國際化,并結合自身在并購之路上的思考和實踐,中聯重科總結了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五項基本原則,即:包容、共享、責任、規則和共舞。用詹純新的話來說:“中國企業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走出去’不僅僅是把產品賣到海外、把人派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且要融入全球的產業生態,做一個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撐起來的世界級企業。”

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要實現真正的國際化,就要不斷的本地化。除了本地化的產品之外,還要有本地化的營銷網絡、服務體系以及本地化的人才、資源等。

有專家預測,借助海外并購整合全球資源,中聯重科實現了與發達市場的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的對接,并形成競爭優勢,這種優勢有可能主導未來10年、20年的全球市場。
據悉,2014年,中聯重科將更加注重國際市場的開拓。目前,在歐美市場方面,如美國、德國,中聯重科正在洽談代理商,從中高端市場入手,逐步突破。同時,中聯重科也正著力研發適應歐美市場的新產品。在新興市場方面,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表示,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蘊含巨大潛力,對其未來的發展表示看好。據張建國介紹,目前在印度,中聯重科主要采取與當地企業合作的方式開拓市場。而在巴西,中聯重科則正在組建工廠,預計明年完工,屆時將實現設備的本地化生產。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尤溪县| 盘山县| 台山市| 增城市| 虹口区| 长岛县| 普洱| 栾川县| 中西区| 阿城市| 山西省| 琼中| 潮安县| 交口县| 东乡县| 阿拉善右旗| 临朐县| 南安市| 永修县| 都匀市| 井研县| 平昌县| 北川| 子洲县| 措勤县| 乌拉特后旗| 慈溪市| 东辽县| 安阳县| 四平市| 师宗县| 西峡县| 河池市| 航空| 崇阳县| 渭源县| 玉林市| 乐昌市| 锦州市|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