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化解過剩產能 不能只靠新型城鎮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新型城鎮化,無疑是近兩年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自然也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新型城鎮化,無疑是近兩年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自然也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表示,有些地區出現的所謂‘鬼城’,是因為缺少產業支撐導致的,必須在城鎮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推廣村企共建模式,解決城鎮建設后的產業支撐問題。

另外,有業界人士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激發新建住房增量,帶動城市配套等基礎設施等的需求,推動基礎行業的發展,從而化解產能過剩。對此,全國人大代表趙君卻沒這么樂觀,他認為,僅僅靠新型城鎮化不可能化解水泥產能過剩,還需要國家出臺一些新的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北方水泥副總裁趙君:冷靜看待新型城鎮化 淘汰落后產能還需其他政策

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去產能化已成共識,與“治霾”一樣,化解產能過剩成為“兩會”前的“強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副總裁、佳木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君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型城鎮化是個逐步發展的過程,能給水泥行業的發展帶來利好,但僅靠新型城鎮化不可能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還需要國家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按照國家發布的化解產能的思路逐步地去落實責任。”

能提振水泥需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激發新建住房增量,城市配套等基礎設施等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據報道,根據估算,我國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需要新增基礎設置投資至少10萬元,每年需要新增基礎設施投資1.8萬億元左右,未來8年我國需要新增基礎設施投資40多萬億元,并帶動數額很大的其他固定資產投資。

城鎮化對于水泥行業的新機會,在趙君看來要冷靜看待。“新型城鎮化”遠沒有“4萬億投資”帶來的刺激大。新型城鎮化是穩定中求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逐步推進的過程,有很長的路走。新型城鎮化對這個行業的持續性發展是有好處的,但對于全國的水泥市場不能一概而論,地區基礎設施好壞與水泥用量成反比。

中國建筑[-1.42% 資金 研報]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水泥產業研究咨詢部主任高智曾表示,目前,水泥行業總產能是30.7億噸,我國人均水泥產能高達2噸,以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么大的產能過剩。而水泥行業的盈利能力,自2011年達到歷史的頂峰后便開始下降。

趙君表示,僅僅靠新型城鎮化是不可能化解水泥產能過剩的,還需要國家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按照國家發布的化解產能的思路,逐步地去落實責任。

不要重復建設

趙君建議,化解產能過剩,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重復建設,不要為了投資而投資。

根據國務院2013年41號文 “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方意見”和工信部的要求,今年正在修訂的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中將取消復合32.5強度等級水泥。趙君稱很贊成修訂標準,把達不到標準的水泥企業全部淘汰掉,提高產業集中度,實行規模化經營,這樣產品的質量和企業效益都會提升。

針對目前水泥市場現狀,趙君表示擔憂。他說,2013年,很多地區水泥產能利用率不超過60%。很多不符合行業標準的水泥企業依然存在,這些都是導致水泥產能過剩的因素。他無奈地表示,有的生產線還在建。

趙君認為,在新的一年中,會通過大集團的聯合重組的方式,遏制、淘汰、化解一批落后產能。“中國建材也承擔了國家化解產能過剩的社會責任。”

趙君呼吁,產能過剩既浪費了國家的財富,又污染了環境,還造成行業大面積虧損。希望把化解產能過剩,控制重復建設的責任落實到省市這一級各個宏觀調控部門。

對于 “2014年水泥市場是否能夠趨好”這個問題,趙君表示:“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缺少產業支撐產生“鬼城”推廣村企共建的城鎮化模式

2014年是新型城鎮化的破題之年,也被相關產業界人士視為化解產能過剩的機會。

身兼企業家及村書記雙重身份的天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天任,今年“兩會”共提出了13項議案,其中有3項提到“城鎮化”建設。

日前,張天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要避免產能再次重復建設,必須在城鎮化過程中,將企業也完全吸納進來,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

吸納企業參與城鎮化

“城鎮化”無疑是近兩年各界關注的熱點,作為能源產業的民營企業代表,張天任因為生長在農村,創業起步也在農村,與城鎮化建設有著特殊情結。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認為,我國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于社區構造、文化和法律素養提升、立體文化傳承等軟規劃的忽視。

“城鎮化建設要避免由政府單一推行和主導,這樣會導致缺少產業的支撐,城鎮功能不夠完善,僅僅是讓農民搬進了樓房,但并沒有讓農民融入城市。”他提出,在城鎮化上要注重科學規劃,做好產業支撐作用,完善城鎮功能等。

張天任在今年“兩會”的議案中提出,建議國家從權利義務、地位作用等方面對農村城鎮化依法軟規劃進行立法,為農村城鎮化建設提供更強大、更持久的動力;建議在城鎮化進程中,創建村企共建新模式,讓企業成為主體,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太任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關鍵舉措。企業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可以很好地解決產業支撐作用不夠明顯、城鎮整體規劃不夠科學、城鎮功能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我對這個提案充滿信心。”

“城鎮化不是簡單蓋樓房集中居住,更需要規劃和發展產業,才能真正聚集人氣,支撐建設后的城鎮發展。我國有些地區出現的所謂‘鬼城’,就是因為缺少產業的支撐而導致的。企業的加入可以建立相應的關聯配套產業,解決城鎮建設后的產業支撐問題。”張天任表示。

推廣村企共建模式

據悉,同時擁有村黨委書記身份的張天任,已經在推動村企共建模式中有了成功經驗。天能集團與煤山鎮新川村開展的村企共建活動,幫助該村發展規模企業11家,吸納、安置周邊1200多名村民就業,村里涌現出600多個“百萬元戶”,幾十個“千萬元戶”。

張天任告訴記者,目前,村辦企業和鄉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吸納就業、帶動致富、稅收繳納、城鎮建設等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有許多村辦(鎮辦)企業通過堅持不懈地發展成長為國內知名企業,甚至是行業領頭羊。

“天能集團當初就是從一家小小的村辦企業發展而來的。”張太任同時表示,“但村辦(鎮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困難,最明顯的就是缺乏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業引導,放開行業限制,支持村辦(鎮辦)企業的發展。”

新型城鎮化,目前被看做基礎行業發展的新契機,對于新能源產業也不例外。

張天任稱,國家政府指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綠色環保、注重生態化,因此,在新型城鎮化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必然會大量優先采用儲能電池、鋰電池等新能源,這對新能源產業將是個巨大的拉動作用。張天任稱,城鎮化建設對新能源及相關產業提出了許多應用需求,例如路燈系統建設、交通工具改善等。

新型城鎮化需放開“看不見的手”

產能過剩,是幾個基礎材料行業最關注的話題,也是困擾行業的難題之一。

2013年10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 《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將改革重點鎖定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嚴重產能過剩行業,并提出“充分認識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業界預測,2014年產能過剩的基本面還會持續,同時,今年也會是國家層面來化解產能過剩的關鍵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淘汰產能過剩的過程中,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每年大約提高1個百分點,并在2011年首次超過50%,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被視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也讓一些出現產能過剩的基礎材料行業看到了機會。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被列為了2014年重點工作,并指出,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 “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和城鎮發展后勁。優化東部地區城鎮結構,進一步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堅定的政策信號,帶來了業內對新型城鎮化未來投資熱點的關注。業內預計,基層城鎮的市政建設將面臨一輪高潮。券商研報看好的行業中,包括園林、環保、軌道交通、裝飾、建材、智慧城市甚至家電、商業零售、乘用車、食品飲料、醫藥、移動終端設備和服務等多個行業。

記者在對不同行業企業家的采訪中,深感他們對于新型城鎮化的期待,尤其是在水泥、電池、鋼鐵甚至是房地產等行業,新型城鎮化已被視為帶來過剩產能化解、促進產業發展的良機。有企業家直言,城鎮化將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與此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新能源行業等,都會得到極大的提振。同時,就如何有效解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產業支撐問題,如何讓企業充分參與,如何避免再次出現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他們認為,需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崇阳县| 余江县| 三亚市| 新绛县| 峡江县| 台东市| 高唐县| 大竹县| 内丘县| 涪陵区| 资阳市| 石棉县| 远安县| 永州市| 当阳市| 张家港市| 通许县| 饶平县| 东方市| 云浮市| 临海市| 巴彦县| 岢岚县| 文化| 台湾省| 石屏县| 沙坪坝区| 乐陵市| 东宁县| 琼中| 江川县| 武平县| 贵南县| 肇庆市| 闽侯县| 承德市| 措美县| 临江市| 格尔木市|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