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動兼并重組
2013年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12個部委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關于水泥行業設定了目標。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礦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建材企業集團。
在此背景下,今年水泥行業中戰略合作與兼并重組逐漸成為水泥行業發展的一個心的方向。中國建材與臺泥集團、中材集團與海螺集團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了水泥行業新的競爭與合作格局的出現。
二、淘汰落后產能
2013年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科學論證產業布局,依法依規履行項目建設手續,堅決遏制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7月26日工信部發布了2013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其中2013年水泥(熟料及磨機)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依據名單計算,淘汰的水泥復合熟料總產能共計7345萬噸。
目前的玻璃行業已是嚴重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導致生產企業虧損經營,行業運行呈現惡性循環。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抑制平板玻璃行業盲目擴張的政策,后期對平板玻璃行業新增項目的審查將更加嚴格,從而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從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看到,平板玻璃行業涉及的企業生產線普遍為生產工藝較為落后的格法玻璃生產線,而對產能產比達到90%左右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基本未涉及。
水泥延續前幾年來的進程,上述名單中所列直徑3.2米以下的立窯和3米以下的磨機中,很大比例早已因不適應市場停產,此次列入名單僅是響應政策拆除。而2013年度中國水泥產能新增仍然超過一億噸,產量也再創新高,產能過剩的局面并未緩解。
三、國務院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
為積極穩妥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化解工作,國務院2013年10月6日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基礎上,通過提高財政獎勵標準,落實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等措施,鼓勵地方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2015年底前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水泥行業近兩年已經加大力度對落后的立窯生產線及小型水泥磨機進行拆除淘汰,繼續加大淘汰力度意味著未來兩年內必然會提高行業門檻。競爭力較弱的中小型水泥企業未來獨立生存的空間將會縮窄,行業兼并重組的過程也將同步推進。
四、大氣污染防治,環保壓力加大
2013年11月27日,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動員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議明確了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個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行動措施。同期印發的《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顯示,力爭到2014年底,“四個行業”重點治污減排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建設完畢。
霧霾天氣出現的一年比一年頻繁,河北省連續數月在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前十大污染城市中占據七個名額。從9月份開始,關停整治重污染行業的聲音一直沒有停息。沙河地區玻璃生產線分布最為集中,而其中多數企業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在環保措施未嚴格執行的情況下,對大氣污染十分嚴重。下半年開始,在嚴厲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下,當地環保局工作人員在平板玻璃企業內駐點,監督各企業進行環保整治,所有玻璃企業要全部完成脫硫、脫硝和煙氣治理設施建設,達到新國標要求。同時,在保證天然氣氣源的基礎上,以后還要根據各玻璃生產線點火日期和日熔化量相關情況,適時將燃煤玻璃窯爐改燃天然氣。
根據《石家莊市削減1500萬噸煤炭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石家莊市水泥行業煤炭年消耗量將壓減126萬噸。2013年底前,所有水泥粉磨站將全部關停。石家莊主導企業,金隅集團、曲寨集團和冀東水泥[-2.75% 資金 研報]分別以2012年實際產量和產能為基準壓減水泥產量,非采暖期將壓減產量20%,采暖期壓減60%。2013年底工作進程有所調整,但石家莊鹿泉市一帶已經拆除18家粉磨站,而明年將繼續拆除超過50家粉磨站。進入采暖期后,曲寨和金隅鼎鑫兩大水泥企業已經關停超過50%的熟料產能,而一旦連續三天出現空氣質量預警狀況,窯線則全部關停。雖然市場進入淡季,但空氣污染防治已經對當地水泥企業經營產生明顯影響。
在其他地區,由于污染或者節能減排問題停窯的情況也較普遍。進入12月份浙江進入取暖用電高峰,浙江省經委決定在下旬開始安排水泥企業集中輪休讓電,具體實施時間為12月25日08:00-31日24:00止,為期7天。安徽受節能減排任務的壓力,12月份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也減少了30%左右。山西太原和陜西西安、咸陽因為霧霾治理需要,也對區域內的水泥生產和使用進行了限制。受此影響,太原市陽曲縣內四家水泥企業在12月份進行了集中關停整頓,對區域內水泥供應造成較大影響。西安、咸陽的部分區域攪拌站開工率也下降近一半。
五、行業出臺新規,洗牌已經開始
國家環保部在2013年12月27日發布了最新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2013,用以替代GB 4915-2004,這是1985年該標準發布以來的第三次修訂的第四版。新標準首先將散裝水泥中轉站納入了標準的適用范圍,并取消了關于水泥窯焚燒危險廢物的規定。而影響最大和最主要的改變是對于水泥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調整。對于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從原先的800mg/m³下調到400mg/m³,重點區域則執行300-320mg/m³的標準。
上述舉措意味著現有脫硝裝置運行成本的的提高,而每噸熟料的生產成本在不同地區會有約6-15元的提高。對于華北等價格低洼地區,則有可能會淘汰一批生產規模小,仍未配置脫硝設備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
新建企業將在2014年3月1日起執行新標準,而現有企業將在2015年7月1日開始執行。根據估算,現有日產能低于2000噸的熟料生產線可能將不再具有經濟性,在未來一年到一年半內,水泥行業新的行業門檻將會形成,如果小型水泥企業無法實現向特種水泥生產等方向轉型,有可能會連被收購的價值也不存在而直接被市場所淘汰。
2013年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12個部委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關于水泥行業設定了目標。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礦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建材企業集團。
在此背景下,今年水泥行業中戰略合作與兼并重組逐漸成為水泥行業發展的一個心的方向。中國建材與臺泥集團、中材集團與海螺集團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了水泥行業新的競爭與合作格局的出現。
二、淘汰落后產能
2013年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科學論證產業布局,依法依規履行項目建設手續,堅決遏制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7月26日工信部發布了2013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其中2013年水泥(熟料及磨機)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依據名單計算,淘汰的水泥復合熟料總產能共計7345萬噸。
目前的玻璃行業已是嚴重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導致生產企業虧損經營,行業運行呈現惡性循環。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抑制平板玻璃行業盲目擴張的政策,后期對平板玻璃行業新增項目的審查將更加嚴格,從而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從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看到,平板玻璃行業涉及的企業生產線普遍為生產工藝較為落后的格法玻璃生產線,而對產能產比達到90%左右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基本未涉及。
水泥延續前幾年來的進程,上述名單中所列直徑3.2米以下的立窯和3米以下的磨機中,很大比例早已因不適應市場停產,此次列入名單僅是響應政策拆除。而2013年度中國水泥產能新增仍然超過一億噸,產量也再創新高,產能過剩的局面并未緩解。
三、國務院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
為積極穩妥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化解工作,國務院2013年10月6日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基礎上,通過提高財政獎勵標準,落實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等措施,鼓勵地方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2015年底前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水泥行業近兩年已經加大力度對落后的立窯生產線及小型水泥磨機進行拆除淘汰,繼續加大淘汰力度意味著未來兩年內必然會提高行業門檻。競爭力較弱的中小型水泥企業未來獨立生存的空間將會縮窄,行業兼并重組的過程也將同步推進。
四、大氣污染防治,環保壓力加大
2013年11月27日,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動員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議明確了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個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行動措施。同期印發的《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顯示,力爭到2014年底,“四個行業”重點治污減排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建設完畢。
霧霾天氣出現的一年比一年頻繁,河北省連續數月在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前十大污染城市中占據七個名額。從9月份開始,關停整治重污染行業的聲音一直沒有停息。沙河地區玻璃生產線分布最為集中,而其中多數企業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在環保措施未嚴格執行的情況下,對大氣污染十分嚴重。下半年開始,在嚴厲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下,當地環保局工作人員在平板玻璃企業內駐點,監督各企業進行環保整治,所有玻璃企業要全部完成脫硫、脫硝和煙氣治理設施建設,達到新國標要求。同時,在保證天然氣氣源的基礎上,以后還要根據各玻璃生產線點火日期和日熔化量相關情況,適時將燃煤玻璃窯爐改燃天然氣。
根據《石家莊市削減1500萬噸煤炭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石家莊市水泥行業煤炭年消耗量將壓減126萬噸。2013年底前,所有水泥粉磨站將全部關停。石家莊主導企業,金隅集團、曲寨集團和冀東水泥[-2.75% 資金 研報]分別以2012年實際產量和產能為基準壓減水泥產量,非采暖期將壓減產量20%,采暖期壓減60%。2013年底工作進程有所調整,但石家莊鹿泉市一帶已經拆除18家粉磨站,而明年將繼續拆除超過50家粉磨站。進入采暖期后,曲寨和金隅鼎鑫兩大水泥企業已經關停超過50%的熟料產能,而一旦連續三天出現空氣質量預警狀況,窯線則全部關停。雖然市場進入淡季,但空氣污染防治已經對當地水泥企業經營產生明顯影響。
在其他地區,由于污染或者節能減排問題停窯的情況也較普遍。進入12月份浙江進入取暖用電高峰,浙江省經委決定在下旬開始安排水泥企業集中輪休讓電,具體實施時間為12月25日08:00-31日24:00止,為期7天。安徽受節能減排任務的壓力,12月份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也減少了30%左右。山西太原和陜西西安、咸陽因為霧霾治理需要,也對區域內的水泥生產和使用進行了限制。受此影響,太原市陽曲縣內四家水泥企業在12月份進行了集中關停整頓,對區域內水泥供應造成較大影響。西安、咸陽的部分區域攪拌站開工率也下降近一半。
五、行業出臺新規,洗牌已經開始
國家環保部在2013年12月27日發布了最新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2013,用以替代GB 4915-2004,這是1985年該標準發布以來的第三次修訂的第四版。新標準首先將散裝水泥中轉站納入了標準的適用范圍,并取消了關于水泥窯焚燒危險廢物的規定。而影響最大和最主要的改變是對于水泥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調整。對于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從原先的800mg/m³下調到400mg/m³,重點區域則執行300-320mg/m³的標準。
上述舉措意味著現有脫硝裝置運行成本的的提高,而每噸熟料的生產成本在不同地區會有約6-15元的提高。對于華北等價格低洼地區,則有可能會淘汰一批生產規模小,仍未配置脫硝設備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
新建企業將在2014年3月1日起執行新標準,而現有企業將在2015年7月1日開始執行。根據估算,現有日產能低于2000噸的熟料生產線可能將不再具有經濟性,在未來一年到一年半內,水泥行業新的行業門檻將會形成,如果小型水泥企業無法實現向特種水泥生產等方向轉型,有可能會連被收購的價值也不存在而直接被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