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混凝土、瀝青攪拌站被遷移至沈陽四環以外,這些基礎性建筑材料的生產設施,如今給沈陽四環以外的農民帶來了新的煩惱。1月11日,來自東陵區(渾南新區)代表團的牛富全代表呼吁,別讓混凝土“攪拌站”成為農村的新“地標”。
牛富全代表說,他在實地調研中發現,近兩年,沈陽四環以外新建了許多瀝青、混凝土攪拌站,有的聳立達二三十米,其中不少就建在公路兩側,在視野開闊的農村一眼望去,簡直就是一個個“地標”,十分影響農村田園景觀。
混凝土、瀝青“攪拌站”更大的問題在于產生揚塵和異味,由于一些場站就建在村屯附近,不僅對農田、莊稼造成一定污染,也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一些住得離攪拌站比較近的農民夏天甚至不敢開窗戶。在運輸過程中,一些水泥攪拌罐車還把刷罐水直接排放到沿途的農村公路上,風干后產生嚴重的道路揚塵。
牛富全代表說,沈陽的城市生態環境比過去有了明顯改善,而農村也同樣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美麗鄉村”建設。
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對這一現象引起重視,加強立法規范,從源頭上對攪拌站選址、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嚴格環評標準,與村屯保持應有距離,并在攪拌站項目外觀建設上有所規定,使其與農村田園風光相融合,避免成為“美麗鄉村”圖面上的點點“污漬”。
同時,相關部門要在農村工業項目審批方面抬高環境這道“門檻”,拒絕污染企業出城后直接進村,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牛富全代表說,他在實地調研中發現,近兩年,沈陽四環以外新建了許多瀝青、混凝土攪拌站,有的聳立達二三十米,其中不少就建在公路兩側,在視野開闊的農村一眼望去,簡直就是一個個“地標”,十分影響農村田園景觀。
混凝土、瀝青“攪拌站”更大的問題在于產生揚塵和異味,由于一些場站就建在村屯附近,不僅對農田、莊稼造成一定污染,也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一些住得離攪拌站比較近的農民夏天甚至不敢開窗戶。在運輸過程中,一些水泥攪拌罐車還把刷罐水直接排放到沿途的農村公路上,風干后產生嚴重的道路揚塵。
牛富全代表說,沈陽的城市生態環境比過去有了明顯改善,而農村也同樣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美麗鄉村”建設。
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對這一現象引起重視,加強立法規范,從源頭上對攪拌站選址、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嚴格環評標準,與村屯保持應有距離,并在攪拌站項目外觀建設上有所規定,使其與農村田園風光相融合,避免成為“美麗鄉村”圖面上的點點“污漬”。
同時,相關部門要在農村工業項目審批方面抬高環境這道“門檻”,拒絕污染企業出城后直接進村,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