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六安市散辦實現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供應量持續增長,散裝水泥使用量和散裝水泥率穩步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超額完成了省散辦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1、散裝水泥量持續增長,散裝率穩步提升
2013年,全市共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247.5萬噸,同比增長了49.5萬噸,增長率為25%,比省散辦下達我市供應量目標多完成了20.02萬噸,占供應目標127.81%。散裝水泥使用量為216.6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5.84萬噸,增長率為26.84%.比目標使用量200萬噸多16.61萬噸,完成比例為108.31%。使用率為50.3%,同比提高了4.08個百分點。散裝率為51.23%,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15個百分點,增長率為8.81%,超額完成了省散辦下達的目標任務。
2、預拌混凝土量大幅提高,預拌砂漿量持續上升
2013年,共完成商砼570.71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167.6萬方,同比提高41.57%,直接使用散裝水泥176.6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7.45萬噸,同比提高36.73%。共完成預拌砂漿6.51萬噸,比去年增長3.74萬噸,增長率為134.95%.直接使用散裝水泥量為2.05萬噸,比去年增加1.18萬噸,增長率為134.92%。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市散裝水泥發展和使用提供了很好的市場應用空間。
3、社會認知度進一步提高
2013年,我辦在汲取歷年宣傳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緊抓全年的重點工作,提早安排,周密部署,在全國宣傳周和《安徽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出臺期間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報刊召開答記者問、刊登文章,在廣場設置展臺、展板、發放資料,通過懸掛條幅、橫幅、標語,召開各類宣貫會議,深入企業一線宣傳等形式,以宣傳促工作,以宣傳促發展,結合實際,強調實效,避免了搞形式走過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進一步增強了全市各界對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使社會各界都能主動關心并積極參與到散裝水泥事業的發展中來。
4、產業布局進一步規范
2013年,我市為適應節能減排的需要,對污染嚴重的水泥企業原則上不再審批,淘汰一部分發散能力不達標的落后水泥生產線,極大地提高了水泥企業的發散水平。預拌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市城區新建攪拌站嚴格按照《六安市規劃區預拌混凝土布點規劃》進行資質管理,避免了企業一窩蜂地盲目投產的混亂局面,霍山縣和舒城縣的布點規劃也是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預拌砂漿產業布局初步形成,幫助首家投產企業在部分建設工程中進行試點應用,同時積極培育市場,目前有4家企業正在積極籌建中,為防止企業盲目投資、保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結合實際又出臺了《六安市預拌砂漿備案管理辦法》和《六安市住房城鄉建委關于做好我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的有關意見》,對我市預拌砂漿企業的準入及布局提出了指導意見,目前我市水泥企業、預拌混凝土企業和預拌砂漿企業的總體布局進一步規范。
5、農村推散范圍進一步擴大
目前五縣三區已全部出臺縣城區預拌混凝土“禁現”規定,我市規劃區及縣城區已全部實現混凝土“禁現”,商品混凝土使用率為100%。有些條件成熟的縣區已逐步向鄉鎮延伸,農村的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部分農民建房已主動使用商品混凝土,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達50%,混凝土“禁現”范圍在逐步擴大,使用率在逐步提高,目前我市結合當前新型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契機,利用部門職能優勢,正在積極探索制定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法規,在鞏固混凝土“禁現”成果的同時,使“禁現”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加快推進農村散裝水泥發展進程。
1、散裝水泥量持續增長,散裝率穩步提升
2013年,全市共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247.5萬噸,同比增長了49.5萬噸,增長率為25%,比省散辦下達我市供應量目標多完成了20.02萬噸,占供應目標127.81%。散裝水泥使用量為216.6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5.84萬噸,增長率為26.84%.比目標使用量200萬噸多16.61萬噸,完成比例為108.31%。使用率為50.3%,同比提高了4.08個百分點。散裝率為51.23%,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15個百分點,增長率為8.81%,超額完成了省散辦下達的目標任務。
2、預拌混凝土量大幅提高,預拌砂漿量持續上升
2013年,共完成商砼570.71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167.6萬方,同比提高41.57%,直接使用散裝水泥176.6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7.45萬噸,同比提高36.73%。共完成預拌砂漿6.51萬噸,比去年增長3.74萬噸,增長率為134.95%.直接使用散裝水泥量為2.05萬噸,比去年增加1.18萬噸,增長率為134.92%。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市散裝水泥發展和使用提供了很好的市場應用空間。
3、社會認知度進一步提高
2013年,我辦在汲取歷年宣傳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緊抓全年的重點工作,提早安排,周密部署,在全國宣傳周和《安徽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出臺期間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報刊召開答記者問、刊登文章,在廣場設置展臺、展板、發放資料,通過懸掛條幅、橫幅、標語,召開各類宣貫會議,深入企業一線宣傳等形式,以宣傳促工作,以宣傳促發展,結合實際,強調實效,避免了搞形式走過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進一步增強了全市各界對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使社會各界都能主動關心并積極參與到散裝水泥事業的發展中來。
4、產業布局進一步規范
2013年,我市為適應節能減排的需要,對污染嚴重的水泥企業原則上不再審批,淘汰一部分發散能力不達標的落后水泥生產線,極大地提高了水泥企業的發散水平。預拌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市城區新建攪拌站嚴格按照《六安市規劃區預拌混凝土布點規劃》進行資質管理,避免了企業一窩蜂地盲目投產的混亂局面,霍山縣和舒城縣的布點規劃也是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預拌砂漿產業布局初步形成,幫助首家投產企業在部分建設工程中進行試點應用,同時積極培育市場,目前有4家企業正在積極籌建中,為防止企業盲目投資、保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結合實際又出臺了《六安市預拌砂漿備案管理辦法》和《六安市住房城鄉建委關于做好我市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的有關意見》,對我市預拌砂漿企業的準入及布局提出了指導意見,目前我市水泥企業、預拌混凝土企業和預拌砂漿企業的總體布局進一步規范。
5、農村推散范圍進一步擴大
目前五縣三區已全部出臺縣城區預拌混凝土“禁現”規定,我市規劃區及縣城區已全部實現混凝土“禁現”,商品混凝土使用率為100%。有些條件成熟的縣區已逐步向鄉鎮延伸,農村的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部分農民建房已主動使用商品混凝土,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達50%,混凝土“禁現”范圍在逐步擴大,使用率在逐步提高,目前我市結合當前新型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契機,利用部門職能優勢,正在積極探索制定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法規,在鞏固混凝土“禁現”成果的同時,使“禁現”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加快推進農村散裝水泥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