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堅持“兩個遏制”
在原料、燃料價格沒有大幅漲價、反而跌價的前提下,在生產量、銷售收入絕對量還在增長的情況下,在眾多企業的管理沒有全面滑坡的前提下,經濟效益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產能嚴重過剩、價格下滑帶來的。所以遏制效益下滑一要遏制新增產能,二是挖掘內部潛力,增產增收。遏制產能新增,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0%,今年二季度又比一季度又下降55%。但還得抓住、抓出成效;
第二、堅持自律與協調
自律更多地對企業而言,協調更多地對協會而言。現在有了一個公約,應該大膽嘗試,大膽實踐。嚴格執行法律政策和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無序地盲目地串通漲價是違規的,隨意的、單純為了占有市場的、不顧投資回報和收益的惡性降價也是要理直氣壯地反對的。競爭和協調都是手段,它們都服從與服務于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根本利益。
當前自律不足、協調不力是水泥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最現實的缺陷,我們必須認賬,才能體現出行業的作用和企業的主動作為,因此必須主動抓好。
第三、堅持推進兼并重組
這不僅是增加生產集中度,提升規模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行業總體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升級的有效途徑。除十二個部委提出的原則意見外,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的兼并重組實施方案九月份可以搞出來,核心內容有三點:一是建立一種運行機制,以更加透明、公正的要求對評估、標價等程序進一步完善;二是在爭取政策方面要有突破點,爭取用淘汰機立窯補貼同樣的方式在資金上予以支持;三是主導是企業,引導是行業,要推進機制的形成。目前進展慢有行業效益不景氣的原因,政策不配套的原因,也有引導協調不到位的原因。因此政策和方案設定的責任更多的在中國建材聯合會和中國水泥協會。具體引導結成對子、推進工作更多的在大企業和各省市行業協會。
第四、堅持把優化存量、挖掘內部潛力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和水泥行業工作的主要出發點和立足點。
外部的協調,特別是區域的協調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協調只解決共性問題,個性問題一定得靠企業自己解決。
要引導企業改變過于依靠增量發展獲得發展和利潤的理念,即使國家為保增長,某個階段會采取一些增加 投資和拉動需求的措施,但是大幅度的拉動不會重來,因為它會拉垮整個經濟。即使稍有拉動增加,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也增加不了一個企業的市場絕對量。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靠練內功,把挖掘資源利用率,向產業鏈兩頭延伸,向國外轉移產能,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低成本,提升運行能力和節能減排,改造更換落后設備等潛力還是有的,靠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是最可靠的。
第五、堅持不懈地推進節能減排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今年10月1日起國家對幾個重點產業,包括水泥行業的能耗進行限額,目前有20%至25%達不到限額的要面臨淘汰,氮氧化物排放還有兩年時間要低于400毫克,可能從產量上說三分之一左右難以達到,從企業個數上說50%以上達不到。
退一步講,即使達到上述指標也不是先進的。站在行業的角度,協會在這個期間還會提出更高要求的指標,否則引領不了世界水泥工業發展。
為此每個省市建材協會要把現在本身所有的企業分成三類,經濟指標、排放能耗指標現狀,分別提出達標要求。
如果真用碳交易方法的話,可能關在紅燈之外的有一大批企業,因此喊得多、干得少。要變為干得多,實打實在節能減排方面做成幾件實事,包括廢棄物利用、焚燒垃圾的政策,設立能耗、排放的認證、評估機構,提升標準培育一批示范企業等等。
第六、堅持拓展與創新政策
水泥行業自律、協調、練內功,都是必要的。以前在行業結構調整方面的產業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進入市場經濟之后,人們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市場配置資源方面的總體思路是對的。但是單靠市場,在目前很多資源在市場得不到的情況下,在現階段,解決一些共性的突出矛盾仍然要依靠政府出臺政策。因此兩級協會要花較大的精力研究政策,促進經濟、技術、稅收等政策扶持,包括節能減排、協同處置廢棄物、焚燒垃圾 、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專項列項,產能向國外轉移的資金額度,重組資金補貼,取消散裝水泥扶散資金等等分期分批,兩級協會分別向政府部門逐年爭取等。參考國家對事業單位改革一步一步改,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一步一步進行,意味著市場化不是一夜之間能到來的。
我們要列出若干專題研究,用我們的工作責任換取更多突出問題更有效解決。
在原料、燃料價格沒有大幅漲價、反而跌價的前提下,在生產量、銷售收入絕對量還在增長的情況下,在眾多企業的管理沒有全面滑坡的前提下,經濟效益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產能嚴重過剩、價格下滑帶來的。所以遏制效益下滑一要遏制新增產能,二是挖掘內部潛力,增產增收。遏制產能新增,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0%,今年二季度又比一季度又下降55%。但還得抓住、抓出成效;
第二、堅持自律與協調
自律更多地對企業而言,協調更多地對協會而言。現在有了一個公約,應該大膽嘗試,大膽實踐。嚴格執行法律政策和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無序地盲目地串通漲價是違規的,隨意的、單純為了占有市場的、不顧投資回報和收益的惡性降價也是要理直氣壯地反對的。競爭和協調都是手段,它們都服從與服務于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根本利益。
當前自律不足、協調不力是水泥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最現實的缺陷,我們必須認賬,才能體現出行業的作用和企業的主動作為,因此必須主動抓好。
第三、堅持推進兼并重組
這不僅是增加生產集中度,提升規模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行業總體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升級的有效途徑。除十二個部委提出的原則意見外,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的兼并重組實施方案九月份可以搞出來,核心內容有三點:一是建立一種運行機制,以更加透明、公正的要求對評估、標價等程序進一步完善;二是在爭取政策方面要有突破點,爭取用淘汰機立窯補貼同樣的方式在資金上予以支持;三是主導是企業,引導是行業,要推進機制的形成。目前進展慢有行業效益不景氣的原因,政策不配套的原因,也有引導協調不到位的原因。因此政策和方案設定的責任更多的在中國建材聯合會和中國水泥協會。具體引導結成對子、推進工作更多的在大企業和各省市行業協會。
第四、堅持把優化存量、挖掘內部潛力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和水泥行業工作的主要出發點和立足點。
外部的協調,特別是區域的協調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協調只解決共性問題,個性問題一定得靠企業自己解決。
要引導企業改變過于依靠增量發展獲得發展和利潤的理念,即使國家為保增長,某個階段會采取一些增加 投資和拉動需求的措施,但是大幅度的拉動不會重來,因為它會拉垮整個經濟。即使稍有拉動增加,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也增加不了一個企業的市場絕對量。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靠練內功,把挖掘資源利用率,向產業鏈兩頭延伸,向國外轉移產能,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低成本,提升運行能力和節能減排,改造更換落后設備等潛力還是有的,靠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是最可靠的。
第五、堅持不懈地推進節能減排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今年10月1日起國家對幾個重點產業,包括水泥行業的能耗進行限額,目前有20%至25%達不到限額的要面臨淘汰,氮氧化物排放還有兩年時間要低于400毫克,可能從產量上說三分之一左右難以達到,從企業個數上說50%以上達不到。
退一步講,即使達到上述指標也不是先進的。站在行業的角度,協會在這個期間還會提出更高要求的指標,否則引領不了世界水泥工業發展。
為此每個省市建材協會要把現在本身所有的企業分成三類,經濟指標、排放能耗指標現狀,分別提出達標要求。
如果真用碳交易方法的話,可能關在紅燈之外的有一大批企業,因此喊得多、干得少。要變為干得多,實打實在節能減排方面做成幾件實事,包括廢棄物利用、焚燒垃圾的政策,設立能耗、排放的認證、評估機構,提升標準培育一批示范企業等等。
第六、堅持拓展與創新政策
水泥行業自律、協調、練內功,都是必要的。以前在行業結構調整方面的產業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進入市場經濟之后,人們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市場配置資源方面的總體思路是對的。但是單靠市場,在目前很多資源在市場得不到的情況下,在現階段,解決一些共性的突出矛盾仍然要依靠政府出臺政策。因此兩級協會要花較大的精力研究政策,促進經濟、技術、稅收等政策扶持,包括節能減排、協同處置廢棄物、焚燒垃圾 、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專項列項,產能向國外轉移的資金額度,重組資金補貼,取消散裝水泥扶散資金等等分期分批,兩級協會分別向政府部門逐年爭取等。參考國家對事業單位改革一步一步改,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一步一步進行,意味著市場化不是一夜之間能到來的。
我們要列出若干專題研究,用我們的工作責任換取更多突出問題更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