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惟GDP論加劇水泥產能過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5-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經濟日報
核心提示:惟GDP論加劇水泥產能過剩
  在西南地區采訪時,不少水泥企業的負責人向我們訴苦:業界其實早已意識到西南地區水泥產能過剩的現實,也積極想辦法挖潛力,力爭擺脫產能過剩之困。但令人無奈的是,西南地區水泥產能過剩的局面幾乎愈演愈烈。

  盡管地方已經承諾不再批新線,但新的水泥生產線仍然一條接一條地上馬,有些地方的小山溝里居然建了4條生產線,有些地方的貧困縣幾乎縣縣都有水泥廠,有些地方剛完成水泥企業重組,就繼續招商引資,再上新的水泥項目……

  這一個個水泥產能擴張的亂象背后,從表面上看是市場調節機制滯后、企業盲目投資所致,但本質上卻是政府行為所致。多年以來,不少地方在惟GDP論成敗的狹隘政績觀指導下,長期倚重大項目、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反而忽視了市場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正常規律,一味大干快上、重復建設,導致不少水泥產能過剩愈演愈烈。

  最近幾年,為緩解水泥產能過剩的困局,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限制產能過快增長的政策文件。不過,在熱衷追求GDP和稅收沖動之下,不少地方開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導致政策文件幾乎淪為一紙空文。

  我們在采訪中還發現,一些地方在水泥產能布局已經完成的情況下,仍然在招商中給投資者提供所謂的“政策優惠”,違規審批、隨意審批大量新建、擴建項目;一些地方主動幫助企業開路條、拿批文,甚至允許企業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有些地方還在水泥兼并重組完成后,繼續新上生產線,導致產業兼并重組的努力付之東流。

  不過,這些旨在帶動GDP增長的盲目投資,往往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導致水泥產能急劇增加,企業惡性競爭和低價傾銷,使企業成本最低化、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變成了肥皂泡,最終搞亂了市場、搞砸了企業。同時,產能過剩也使全行業在調整結構、淘汰落后、推動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努力付之東流,更使國家和社會浪費了巨大的資源能源,付出了慘重的環境代價。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必須首先改變地方政府惟GDP論的傳統思維,抑制地方的盲目投資沖動,不再盲目審批新建水泥生產線,真正從源頭上遏制水泥產能過快增長。其次,政府部門還應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決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工作,讓高能耗、高污染的立窯水泥沒有生存空間,加快引導和推動水泥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鼓勵水泥企業向技術要效益。此外,還應加大政策監管力度,努力確保相關行業政策實施收到實效。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柳江县| 芦山县| 鄂托克前旗| 竹北市| 临泉县| 竹山县| 鹤山市| 潮安县| 西林县| 隆安县| 安福县| 崇左市| 休宁县| 南宫市| 阿克陶县| 长阳| 会宁县| 司法| 彩票| 六盘水市| 宜宾县| 阳新县| 当涂县| 罗城| 西乡县| 永福县| 涿州市| 城固县| 兴化市| 吐鲁番市| 永靖县| 肇庆市| 无极县| 长宁县| 翁牛特旗| 延川县| 成武县| 连南| 桐城市|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