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行業:技術跨界取經 走出產能過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水泥行業:技術跨界取經 走出產能過剩
  2012年圣誕節前后,歐洲議會大廈被鋪天蓋地噴射而出的牛奶染成了乳白色,樓下維持秩序的警察也被來自歐洲各地憤怒的奶農們噴成了“牛奶人”。

  是的,“倒牛奶”這一幕又在時隔數年后,真實地上演了。

  這場大游行吸引了2000余名歐洲奶農。他們之所以開著自家拖拉機或扛著牛鈴,熱熱鬧鬧地出現在歐盟總部,是為了抗議歐盟那便宜到家的牛奶價格。

  對于牛奶業的產能過剩,“倒牛奶”自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時,便開始出現。那時的美國由于過度投資、消費不足而導致產能過剩,最后致再生產過程中斷,于是倒牛奶、燒小麥、毀汽車、炸高爐等事件便頻頻出現。

  雖然在當時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倒牛奶”現象備受爭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特殊時期牛奶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再看水泥、鋼鐵、汽車等傳統制造業的發展,無不經歷產能過剩的艱難時期,他們又何嘗不需要“倒牛奶”呢?如何走出產能過剩的迷宮,全世界都在尋找答案。

  水泥業新名詞背后的協同力量

  同樣是傳統行業,相較于汽車行業和鋼鐵行業,水泥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更難解決。這是因為水泥的下游應用范圍較窄,出口受限。

  當記者在谷歌中,搜索“cementovercapacity”(水泥產能過剩)時,很難找到有關發達國家解決水泥產能過剩的完整方案。而排在前兩頁的搜索結果則顯示,以中國水泥產能過剩為題目的文章占到80%以上,而有關印度、越南的評論文章占到10%左右。這足以證明,在互聯網搜索的時代下,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水泥產能過剩問題備受世界熱議。

  不難理解,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近些年出現水泥過剩局面,與城鎮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增加息息相關。此外,不規范的競爭以及較低的市場準入標準也是導致這一情形的重要原因。

  正如二戰后的日本,城市圈遭受毀滅性破壞,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使得水泥需求猛增。隨著朝鮮戰爭爆發,美軍的物資需求拉動日本經濟進一步發展,但隨著日本的工業化發展重心逐漸轉移到制造業上,水泥產量增速開始下降。1973以后的3次石油危機促使日本國內水泥產業轉型:由于國內水泥需求已不能消化整個行業過剩的產能,日本的水泥企業逐漸通過水路將水泥出口到美國和亞太地區。

  12年前,當國家原建材局相關領導去日本企業考察學習時,一個新名詞走進了他們的視線,那就是“鋸窯”,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在當時產能過剩的日本,鋸窯的確發揮了一些作用,如果沒有這一在今天看來似荒唐的措施,日本的水泥行業也許將繼續面臨過剩的局面。

  作為一名服務于百年名企的專業人士,豪瑞集團中國區公共關系與政府事務總經理張建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列舉了一些發達國家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途徑。

  “對于國家面積較小,或者相鄰國家組成的經濟體,例如東盟,相關產業利用出口為導向,向海外輸出產能。目前菲律賓和印尼的水泥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此外,加快國內的產業結構升級,同時提高產品規格和質量。拓展下游產業,例如混凝土和成型建筑材料等。最重要的是,加快向知識技術密集型領域的轉化,如服務業、信息業等新興產業。”

  在張建平看來,尖端技術和產業集中將會成為今后我國水泥產業的發展趨勢。

  而對于當前,針對國內水泥產能過剩的局面,協同被視為最可行的方式之一。如歐洲鋼鐵的輪流閑置、日本的鋸窯相似,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也出現了“鎖窯”的解決方式。

  而據一些國際水泥企業的預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水泥業都有可能將以“市場協同”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第一步伐,在這個過程中,類似“鋸窯、鎖窯”等等名詞,也將陸續誕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万安县| 嘉鱼县| 宁强县| 全州县| 屏东县| 隆子县| 万荣县| 鸡西市| 穆棱市| 长沙县| 栾城县| 肥城市| 安远县| 宁远县| 清原| 南川市| 沙田区| 逊克县| 科技| 九龙县| 怀来县| 奈曼旗| 平潭县| 上林县| 郯城县| 江安县| 镇雄县| 山丹县| 鹤庆县| 习水县| 大安市| 辛集市| 天镇县| 白银市| 新龙县| 福贡县| 香河县| 西畴县| 哈巴河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