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兩會”陸續召開,從目前公布數據看,今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目標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均呈現東低西高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山西、遼寧、河南、陜西等19個省區市將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設定在20%及以上,GDP增速為12%左右,貴州投資增速達53%,GDP增速設為14%,均為最高。
而廣東省今年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上海今年GDP目標設為7.5%,比去年增幅還要低。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東部還是西部,投資增速目標都遠高于經濟增速目標。
“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且主要靠投資推動,內資和外資都在向中西部移動。”經濟學家、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仍放不下對投資的依賴,只能逐步改變。而隨著經濟復蘇,今年投資增速料將超過去年。
中西部進入快速發展期
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根據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山西、遼寧、河南、陜西等19個省區市將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設定在20%及以上,其中,陜西達28.1%,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區更設定在30%及以上,貴州最高,達到53%。
跟上述中西部省份相比,東部省份設定的目標較低。對于2013年的預期目標,廣東省設定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5%。此外,江蘇、山東、天津設定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18%、17%和13%。
地區生產總值(GDP)目標也呈東低西高的趨勢。經濟體量較大的上海、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較發達省份均設在8%左右,其中上海設為7.5%,比去年全國GDP的增幅還要低。而吉林、內蒙古、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均是12%左右。而貴州則上調0.4個百分點達14%,是目前公布的全國定得最高的省份。
“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從2007年開始經濟增速超過全國。且主要靠投資推動,內資和外資都在向中西部移動。”經濟學家、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分析,而中西部地區土地和人工成本較低,且所處的工業發展階段較低,也容易吸引更多投資流入。因此,投資逐步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是區域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并帶動中西部地區投資及經濟快速增長。
此外,“在全國轉方式調結構的背景下,中西部一方面承接了東部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資源礦產優勢突出,這是東部尤其廣東所缺乏的。”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隨著全國進入復蘇周期,中西部省份根據自身特點,對今年經濟研判樂觀,從而制訂了較高目標。
各地投資沖動難抑
盡管如此,“像貴州高達53%的投資增幅目標,還是超出了常規,希望其投資項目切實合理。”趙長茂認為,投資一定要注意結構,應當選好項目選對產業。產業項目應盡量選擇新興戰略產業,而不能為了規模和速度投向鋼鐵、水泥等過剩產業。“即使地方覺得有投資某產業的必要,也要注意地方之間的投資趨同。”哪怕是看似穩妥的基建,趙長茂提醒說,觀光改善型的所謂基建項目也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應著力選擇涉及民生的重要項目,比如地鐵、欠發達地區的公路等。
其次是資金來源,這么多投資,靠貸款、政府發債還是財政收入?“如果是靠財政收入,很多地區尤其中西部顯然無法支撐,弄不好可能形成新的地方債。”趙長茂說。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是,不管東部還是西部,投資增速目標都遠高于經濟增速目標。“而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是擴大內需,使內需成為經濟發展第一動力。”趙長茂分析,我國投資歷來高于經濟增速,首先我國增長方式粗放,技術進步貢獻度低,需要投資支撐;其次我國內需沒有充分擴張,而投資見效快,各地投資沖動難抑。
“應該要逐步改變,降低對投資的依賴,但需要過程。”趙長茂分析,在去年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投資不力,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而今年,“就全國而言,投資增幅上調仍然是經濟提速的信號。”趙長茂認為,今年的投資增速預計將超過去年。
從企業來看,今年也紛紛趁勢擴大投資。廣東風華環保設備公司董事長梁華新告訴南都記者,隨著今年市場好轉,該企業計劃擴大生產,將投資5000萬到8000萬元,蓋新廠房并添置設備。
而廣東省今年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上海今年GDP目標設為7.5%,比去年增幅還要低。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東部還是西部,投資增速目標都遠高于經濟增速目標。
“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且主要靠投資推動,內資和外資都在向中西部移動。”經濟學家、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仍放不下對投資的依賴,只能逐步改變。而隨著經濟復蘇,今年投資增速料將超過去年。
中西部進入快速發展期
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根據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山西、遼寧、河南、陜西等19個省區市將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設定在20%及以上,其中,陜西達28.1%,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區更設定在30%及以上,貴州最高,達到53%。
跟上述中西部省份相比,東部省份設定的目標較低。對于2013年的預期目標,廣東省設定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5%。此外,江蘇、山東、天津設定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18%、17%和13%。
地區生產總值(GDP)目標也呈東低西高的趨勢。經濟體量較大的上海、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較發達省份均設在8%左右,其中上海設為7.5%,比去年全國GDP的增幅還要低。而吉林、內蒙古、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均是12%左右。而貴州則上調0.4個百分點達14%,是目前公布的全國定得最高的省份。
“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從2007年開始經濟增速超過全國。且主要靠投資推動,內資和外資都在向中西部移動。”經濟學家、中央黨校校委委員趙長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分析,而中西部地區土地和人工成本較低,且所處的工業發展階段較低,也容易吸引更多投資流入。因此,投資逐步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是區域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并帶動中西部地區投資及經濟快速增長。
此外,“在全國轉方式調結構的背景下,中西部一方面承接了東部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資源礦產優勢突出,這是東部尤其廣東所缺乏的。”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隨著全國進入復蘇周期,中西部省份根據自身特點,對今年經濟研判樂觀,從而制訂了較高目標。
各地投資沖動難抑
盡管如此,“像貴州高達53%的投資增幅目標,還是超出了常規,希望其投資項目切實合理。”趙長茂認為,投資一定要注意結構,應當選好項目選對產業。產業項目應盡量選擇新興戰略產業,而不能為了規模和速度投向鋼鐵、水泥等過剩產業。“即使地方覺得有投資某產業的必要,也要注意地方之間的投資趨同。”哪怕是看似穩妥的基建,趙長茂提醒說,觀光改善型的所謂基建項目也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應著力選擇涉及民生的重要項目,比如地鐵、欠發達地區的公路等。
其次是資金來源,這么多投資,靠貸款、政府發債還是財政收入?“如果是靠財政收入,很多地區尤其中西部顯然無法支撐,弄不好可能形成新的地方債。”趙長茂說。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是,不管東部還是西部,投資增速目標都遠高于經濟增速目標。“而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是擴大內需,使內需成為經濟發展第一動力。”趙長茂分析,我國投資歷來高于經濟增速,首先我國增長方式粗放,技術進步貢獻度低,需要投資支撐;其次我國內需沒有充分擴張,而投資見效快,各地投資沖動難抑。
“應該要逐步改變,降低對投資的依賴,但需要過程。”趙長茂分析,在去年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投資不力,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而今年,“就全國而言,投資增幅上調仍然是經濟提速的信號。”趙長茂認為,今年的投資增速預計將超過去年。
從企業來看,今年也紛紛趁勢擴大投資。廣東風華環保設備公司董事長梁華新告訴南都記者,隨著今年市場好轉,該企業計劃擴大生產,將投資5000萬到8000萬元,蓋新廠房并添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