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持續低迷的煤化工產品市場走勢,承擔馬鋼化工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銷售任務的煤焦化公司及時捕捉市場信息,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和銷售策略,不斷固化和拓寬銷售渠道,始終保持了產銷兩旺、資金如期回籠的良好態勢。截至11月末,該公司今年已實現煤化工產品外銷量25.5萬噸,外銷收入7.6億元。
“變化的市場需要變化的策略。”煤焦化公司經營銷售部部長肖呂太告訴記者,該公司一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變應變,積極、主動、理性地尋找機遇,把握商機。今年,焦油產品隨著房地產的“降溫”而跌入“冰點”,馬鋼焦油主要深加工產品煤瀝青、工業萘供大于求的矛盾貫穿始終。其中,庫容量縮小近70%又使得瀝青銷售“雪上加霜”。對此,煤焦化公司在走出去開拓新市場的同時,積極對內部筑路油、蒽油等相關產品的配制銷售量進行動態優化調整,確保了瀝青的產銷平衡。對于工業萘市場份額萎縮的狀況,該公司及時調整戰略,將銷售對象由從事建筑行業減水劑生產的客戶,拓寬至相關轉型企業,爭取到了穩定的市場訂單。今年6月份,硫酸銨受稀土行情影響,國內需求銳減,價格大幅“縮水”。該公司適時擴大對農資行業的供應量,加強與安慶、贛州及我市相關農資公司的合作,并積極做好硫酸銨的出口銷售工作,實現了“華麗轉身”。而與“冰天雪地”的焦油市場不同,7月份以來,國內石油苯、加氫苯供應緊缺,苯類產品“陽光明媚”,價格一路上揚。該公司在做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加大苯加氫產線的試生產負荷,為馬鋼創造了3億多元的加氫苯銷售收入。
在強化市場對接的過程中,煤焦化公司始終把客戶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該公司堅持定期走訪用戶,聽取用戶的意見、建議與要求,定期向客戶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并及時進行統計、歸納,形成“客戶滿意度測量分析報告”。對于報告中所涉及的問題,該公司都在第一時間予以糾正、解決,全力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今年,該公司還將工業萘產品的外運方式由固態改為液態,既減少了內部生產的冷卻工序,又為客戶節省了加熱費用,實現了公司與客戶的雙贏。互惠共贏的合作理念,也為馬鋼的煤化工產品建立起一大批長期、穩固的客戶群體。不久前,20家重點客戶已經與煤焦化公司簽訂了2013年產品訂貨合同,馬鋼明年的煤化工產品銷售主渠道已然提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