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權威人士透露,9月最后一周,國內銀行體系信貸投放并未重現此前月末、季末慣常的突擊現象,截至9月30日,工建中農四大行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1660億元,環比較上月少增500多億,其中工行和建行維持了一貫500億左右的新增貸款,但中行,尤其是農行新增貸款有明顯下滑,“從26日到30日,新增貸款很少。”
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貸環比少增兩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銀行在季末最后幾日對各大行進行了窗口指導,多位人士還透露,“央行叫停了部分銀行的票據貼現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舉旨在限制各家銀行月末和季末通過票據貼現來實現信貸沖刺,9月中下旬以來,貨幣市場一路上揚的銀行票據直貼利率恰好部分側面印證了上述消息。
“9月份新增貸款可能要低于此前預期的7000億水準。”一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分析。
多家銀行人士反映,央行希望各家銀行能夠嚴守額度控制的底線,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發放貸款,這是央行叫停部分銀行票據貼現的關鍵原因,各家銀行最后幾日也不得大幅壓縮票據貼現。
數據顯示,9月末工建中農四大行票據貼現下降700多億,而9月26日這一數據尚為負增長100多億,這意味著四大行9月份剔除貼現后,一般性貸款新增在2400億元左右,與此前大體一致。
數據顯示,受季末存款回流影響,截至9月底,四大行存款余額(含同業存款)增長1.2萬億。不過,受票據貼現壓縮影響,股份行的存款增長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