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行業如何“鳳凰涅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0-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半月談
核心提示:產能過剩行業如何“鳳凰涅槃”
  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鋼材、建材、有色等原材料產品的產量和價格都在探底階段,這個消息再次引發業內對于原材料行業產能過剩的熱議。 

     產能過剩將使中國進入工業衰落的“鐵銹時代”,還是將點燃這些行業轉型升級的“涅槃”之火,改變盲目追求擴充產能、資源過度消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粗放發展方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我國鋼鐵等原材料行業的確遇到了比較嚴重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市場容納不了這么大的生產能力,產品價格和利潤已處在近年來最低水平。 

     然而與此同時,這些行業也面臨著倒逼機制帶來的難得機遇:調整不合理產業結構,在控制產能過快增長的同時,加大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力度,由傳統的以生產型為主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提高全產業鏈發展水平。 

     全球趨勢:產能過剩、價格低迷、利潤下滑 

     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8月,全國水泥產量138146萬噸,同比增長5.9%,增速同比減緩12.5個百分點;全國粗鋼產量48157萬噸,同比增長2.3%,增速同比減緩8.3個百分點;鋼材產量62770萬噸,增長5.7%,減緩7.4個百分點。

  同時在前7個月,建材行業實現利潤1662億元,同比下降9.6%。其中,水泥行業利潤261億元,下降53.1%。鋼鐵行業實現利潤793億元,同比下降48.3%。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492億元,下降3%;鋼鐵冶煉及加工行業利潤242億元,下降73.2%。 

     “評估我國行業現狀需要有一個更大的尺度和角度,不是說目前行業面臨困難就毫無希望了。實際上,以鋼鐵為例,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壯大,鋼鐵行業增長迅猛,2011年粗鋼產量比2002年增長2.8倍,生鐵產量增長2.7倍,鋼鐵產量的增長有力支持了鋼鐵行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朱宏任說。 

     朱宏任認為,鋼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我國整個鋼鐵行業的裝備水平和建設能力也大幅提升。“現在我國煉鋼主體設備90%達到國產化,千萬噸級別大工廠都有能力自主完成全流程設計。但行業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中國鋼鐵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認為,鋼鐵產能過剩和鋼材市場價格低迷是全球性表現,國際國內鋼材價格均在持續走低。國際市場鋼材價格指數從2011年3月末的222.8點的高位逐月下降到今年5月末的186.1點,價格下跌16.47%,而我國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2011年5月末的135.93點高位也逐月回落到今年5月末的117.52點,下跌13.54%。近期由于市場疲弱,國際市場部分鋼鐵產品出口報價進一步降低。 

     “從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分析預測看,國內鋼鐵企業要做好迎戰困難和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張長富說。 

     深層內因: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落后、產能過度無序擴張 

     朱宏任認為,我國產能過剩在原材料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深層次原因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落后,產能過度無序擴張。“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形成的生產能力,與經濟下滑時期降低的市場需求之間,形成了尖銳矛盾。” 

  張長富預測,受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振影響,我國鋼鐵生產和出口將繼續呈下降趨勢,原燃材料價格降幅加大,社會庫存也持續減少,近期國家加大了穩增長的措施力度,預計后期市場會有所好轉,鋼材價格應呈趨穩態勢。 

     “當前固定資產投資擴大將暫時緩解產能過剩產業的困難,這些行業如不能抓住這個機會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主動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生產能力,當前碰到的問題就不能得到根本解決,以后還會變本加厲地來襲。”朱宏任說。 

     破壞環境、質量低劣的“小鋼鐵”“小水泥”將面臨或者被淘汰或者技術升級的終極選擇。 

     鳳凰涅槃:提高附加值、提升產業鏈、優化結構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鋼鐵產品同比進一步下降,但我國出口鋼材平均單價比進口鋼材平均單價每噸少366美元,低27.6%。 

     “我們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又需大量進口鐵礦石等原材料。單純擴大生產能力低水平重復投資已經走不通了,必須提高技術和環境門檻,提高發展質量。各地政府應該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能再一味盲目擴充產能。”朱宏任說。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認為,鋼鐵行業將必然有一個大調整,目標是實現兼并重組,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國有企業不能總虧本生產而應改變經營機制。 

     朱宏任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積極開拓鋼鐵等產業的高附加值市場,提升上下游全產業鏈建設,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促進工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同時,用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在“兩化”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促進工藝、技術、裝備、管理的全面提升,培育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九台市| 通山县| 顺昌县| 巩义市| 屯门区| 广河县| 顺平县| 山阴县| 射阳县| 峡江县| 阳谷县| 漳平市| 台中市| 田阳县| 泰顺县| 汉阴县| 陇西县| 邓州市| 手游| 沈阳市| 通榆县| 泾阳县| 扶余县| 太湖县| 汾阳市| 雅江县| 金山区| 重庆市| 莲花县| 昆山市| 绥江县| 京山县| 齐齐哈尔市| 高唐县| 北川| 建始县| 双鸭山市| 积石山| 大悟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