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柳工”這個響當當的品牌,“十五”期間柳工銷售收入翻了四番多,5年間各類工程機械整機銷量從4029臺躍升到20477臺,2006年僅裝載機產銷量就突破20000臺。“柳工”去年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居121位,品牌價值達46.45億元。
新標識傳遞品牌信息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裝載機市場的銷量從2000年的23035臺增長到2004年的98301臺,但銷售利潤卻從2000年的5.73%下降到2004年的4.78%。業內人士擔憂地說:“這簡直是在賣鋼鐵!”
問題出在哪里?柳工以自己的實踐回答:“問題出在有產品無品牌。”
柳工很早就清醒地認識到,要始終成為行業的領跑者,保持柳工的強勢地位,必須置身于全球市場思考問題,把品牌戰略作為一個關鍵策略點。
早在2003年,柳工就開始考慮新標識的更換。對于柳工來說,此次更換企業標識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市場行為或品牌行為,更多的是一種戰略行為。品牌重整、國際化發展,成為柳工更換標識兩大動因。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柳工對企業文化資產進行了整理,明確了柳工的目標、企業愿景、企業價值觀,設計完成了柳工視覺識別系統。通過其創新、國際化的品牌新形象,向外界傳遞“柳工”的新內涵,傳達了可靠、開放、國際化、充滿力量和親和力、專注于品質的柳工形象。
標識只是一個符號,企業行動上的變化才是它的魂。柳工的品牌建設,伴隨著柳工“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戰略目標向前推進。
為了縮短與國際品牌的差距,樹立中國工程機械的第一品牌形象,柳工在產品研發、制造水平、質量控制、海外市場運作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產品在技術上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樹立了柳工高端產品的品牌形象。為了樹立國際品牌形象,柳工積極參加全球性工程機械專業展會,樹立柳工品牌形象。目前,柳工已在海外發展了10多個經銷商,這些經銷商年銷售量占到柳工出口產品70%以上份額,形成了較好的品牌效應。
以核心技術打造品牌
柳工“掌門人”王曉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是品牌常青的驅動力,沒有技術創新的品牌就沒有長期獨立發展的能力。
柳工堅持以自主創新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建立了行業首家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以產品研發平臺為基礎的強大的技術開發體系。本著“生產一代、研制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究開發模式,近年來柳工成功批量推出了中國第三代代表產品G系列輪式裝載機、填補國內空白的高原型裝載機和6噸至10噸大型輪式裝載機;儲備了諸如“智能化工程機械”等第四、第五代產品技術,先后開發了新型挖掘機和壓路機、攤鋪機、平地機、冷銑刨機以及挖掘裝載機、滑移轉向裝載機等小型機械產品系列及叉車等。其中挖掘機產品技術在國內保持領先、性能和檔次超過韓國水平,銷售收入從2001年的只有幾千萬元提高到2006年5億多元,柳工挖掘機成為了中國挖掘機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成為柳工人的驕傲。